第28章 贾瑞应聘

边书局报社招人,这家伙揣着报纸就来了。

  一见面,贾瑞眼都瞪圆了。

  这家伙消息不灵通。

  或者说没有人把他当根葱。

  贾芸成了书局大东主,京城大文豪。

  这消息不少人都知道了。

  贾瑞明显不知道。

  远房叔侄二人这么见面,贾芸当时倒是笑了。

  贾瑞这家伙……

  留就留下来吧。

  贾瑞肚子里还是有东西的。

  毕竟贾代儒也是有举人功名,教出来的孙子学问不会太差。

  贾瑞就是人品不行,族学里谁给他好处,他就偏向谁。

  教学也不认真。

  族学被弄的乌烟瘴气。

  不过转念一想……

  贾家嫡脉的大人物们,谁把族学当回事啊?

  不提贾赦,贾珍,贾琏……

  贾政当回事吗?

  红楼前八十后四十,一百二十回,贾政去过族学吗?

  没有人当回事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瑞摆烂似乎也情有可原。

  这家伙是个妙人。

  最搞的就是觊觎凤姐。

  要家世没家世,要钱没钱,相貌在俊男扎堆的贾家也不起眼。

  也不知道谁给他的勇气。

  另外几个,刘斯林,温学斌,赵星铭,吴从周,两个秀才。

  另外两个,或多或少沾点权门的边。

  和贾瑞一样,算大家族的旁支子弟。

  贾芸仔细想想就觉得不奇怪了。

  读书在这个时代是高成本行为。

  在京师这种地方,读书的成本更是高到杜绝了绝大多数寒门子弟。

  读书人中,除了外来的为官的,求学的,经商的除外。

  京城本地的读书人,出身各世家大族的旁枝子弟很多,并不奇怪。

  最后一句疑问,也是吴从周问的。

  五人中年龄最大一个,老秀才一枚,在应募之前在一个商人家里当私塾老师。

  失了馆之后没有新工作,于是来书局应聘。

  贾芸闻言笑道:“吴老哥问的也是,我辈读书人就算不能做大官,也是想着报国济民?但老哥要记得,真实就是一种力量,只要真实,也同样能教化人心!比如那些香艳绯闻,多半会有惨重后果。赌近偷,奸近杀啊!到时候,吴老哥你写写按语,警惕来者,未尝不是教化万民呢?若有人想赌,想着勾搭别人家的娘子,一看报道就翻然悔悟,这就是我们报纸的教化之功了!”

  在场的几个,哪怕是两个秀才,都是被贾芸忽悠住了。

  眼眸中顿时生出敬佩之意。

  东主确实是胸怀丘壑啊。

  “至于诸位的报酬……”

  贾芸笑着道:“五位编辑,刘斯林刘兄,温学斌温兄两人负责收集和编写。吴老哥和赵秀才赵老哥负责主编主笔,写评价按语。瑞大叔,你年龄最小,主要负责校对就好了。两位秀才,月俸四两五钱银,其余三位,月俸三两五钱银,若将来报纸效益好,总会再给分红。”

  这个俸禄,和承诺的一样,五人都面露满意之色。

  京师的秀才收入,比外省的要高一些。

  机会也多。

  但其实也就那几样。

  当塾师,当掮客,当讼师,或是做清客。

  贾府贾政身边就养着不少清客,可比养小妾费钱多了。

  要么就是到大户族学任教。

  但大户族学待遇好,可要求也高啊。

  最少得是个小名士。

  很多秀才是不够格到大家族任教,只能到小门小户暂且栖身。

  贾雨村落魄时,就曾到林府任私塾老师。

  一般来说,小家族的老师,一年十几两到二十多两不等。

  大家族的族学老师,可能就是五六十两不等。

  若是贵族族学,一年百两也有可能。

  只是这种机会,眼前这几位是肯定没指望的。

  月俸近五两,一年近六十,已经等于是大家族族学的老师了,这个收入,最少是他们此前的一倍有余。

  至于贾瑞几个,此前收入怕是只有一年十来两。

  像贾瑞,家族分的钱粮,一年也就十来两银,饿不死就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