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43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梨园那些事> 第116章 胭霞戏梦楼

第116章 胭霞戏梦楼

回她的生命。

  沈砚秋则留在了戏楼,他决定将这一切的真相记录下来,刻在戏楼的墙壁上,让后人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也希望能以此来告慰那些逝去的冤魂。

  经过阿诚的不懈努力,婉卿终于在一位老郎中的救治下,缓缓睁开了双眼。当她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心中感慨万千。她和阿诚决定,从此远离纷争,回到乡间,过着平淡的生活。

  多年后,胭霞戏梦楼依旧屹立在那里,只是换了新的主人,每天依旧上演着各种悲欢离合的戏曲。而那段关于墨韵戏梦间的故事,也渐渐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说,在岁月的长河中流传着,警示着后人莫要被仇恨蒙蔽双眼,珍惜眼前的安宁与和平。

  婉卿和阿诚在乡间寻了一处宁静小院,院里种满了四季花卉,春有桃花灼灼,夏有荷香阵阵,秋来金菊绽放,冬时梅花傲雪。婉卿身体虽已康复,但那场变故留下的痕迹,却如影随形。

  每日清晨,阿诚总会在小院里练功习武,一招一式间,往昔的仇恨与执念虽已消散,可那股子坚韧却从未改变。婉卿则在一旁的石桌前,研墨铺纸,将记忆中的戏曲唱词一一写下,偶尔抬头望向阿诚,眼神里满是温情与安宁。

  一日,村里来了个说书人,在村口老槐树下支起场子,讲起了胭霞戏梦楼那些不为人知的奇闻。婉卿和阿诚听闻后,也夹杂在人群中静静聆听。说书人讲得绘声绘色,从神秘人现身,到戏楼里的诡异事件,再到背后隐藏的家族恩怨,引得众人阵阵惊叹。

  “后来呀,那胭霞戏梦楼换了新主,却时常传出夜半有唱戏声,像是那些冤魂还在诉说着往昔的不甘。”说书人故意压低声音,营造出阴森的氛围。人群中有人吓得打了个寒颤,也有人满脸好奇,追问后续。

  婉卿和阿诚对视一眼,心中五味杂陈。这些故事,于他们而言,是刻骨铭心的经历,是用无数伤痛换来的成长。回到小院,婉卿看着满院繁花,轻声说:“或许,我们该做点什么,让这段过往真正画上句号。”阿诚微微点头,他明白婉卿的意思。

  数日后,两人收拾行囊,重返津城。胭霞戏梦楼依旧矗立在那里,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沧桑。新主人听闻他们的来意,欣然同意他们在戏楼做一场特别的演出。

  演出当日,戏楼座无虚席。婉卿身着素色戏服,登台的那一刻,台下一片寂静。她深吸一口气,开口唱起那出被尘封已久的《墨影情仇》,只是这一次,唱词里少了仇恨,多了释怀。阿诚在一旁操着胡琴,琴弦颤动,音符流淌,与婉卿的歌声完美交融。

  台下的观众沉浸在这别样的戏曲中,仿佛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与温度。当婉卿唱完最后一句,台下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这一刻,胭霞戏梦楼里的冤魂似乎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心意,多年的阴霾终于彻底消散。

  演出结束后,婉卿和阿诚再次离开津城。他们回到乡间,将戏曲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教村里的孩子们唱戏,给老人们讲戏曲里的故事。在他们的努力下,戏曲的魅力在乡间生根发芽,成为了村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年过去,婉卿和阿诚头发渐白,可他们对戏曲的热爱从未减退。在一个洒满夕阳余晖的傍晚,婉卿坐在小院的摇椅上,阿诚在一旁为她轻轻扇着风。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婉卿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阿诚,你说,这是不是就是我们一直追寻的安宁?”阿诚笑着点头:“是啊,师父,这就是我们的安宁,也是戏曲最好的归宿。” 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小院里回荡着他们的笑声,仿佛在诉说着这段关于戏曲、关于成长与释怀的美好故事,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婉卿和阿诚在乡间致力于戏曲传承,他们教出的孩子们渐渐长大,其中有个叫灵秀的女孩,对戏曲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热情,宛如当年的婉卿。她不仅唱腔婉转清脆,眼神中更是透着对戏曲的执着与热爱。

  随着时间推移,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西方文化和新兴娱乐方式冲击着传统戏曲。乡间听戏的人越来越少,孩子们也被新奇的事物吸引,戏曲传承之路愈发艰难。灵秀看着冷清的戏台,心中满是忧虑,她找到婉卿和阿诚,坚定地说:“师父,师伯,我们不能让戏曲就这样没落,我想做些改变。”

  婉卿和阿诚看着灵秀,眼中满是欣慰与鼓励。于是,灵秀开始尝试将戏曲与乡间的民俗活动相结合。在丰收节时,她编排了一出关于庆祝丰收的戏曲,融入了当地的舞蹈和音乐元素,村民们被这种新颖的表演形式吸引,纷纷前来观看。一时间,冷清的戏台再次热闹起来。

  然而,这小小的成功只是杯水车薪。为了让戏曲获得更广泛的关注,灵秀决定带着戏班前往附近的城镇演出。出发前,婉卿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戏服赠予灵秀,“孩子,这戏服见证了太多故事,希望它能伴你在戏曲之路上越走越远。”阿诚则把那把跟随他多年的胡琴递给灵秀,语重心长地说:“这胡琴的声音,能为你的戏曲增添韵味,去吧,别害怕。”

  灵秀带着戏班来到城镇,在繁华的街头搭起简陋的戏台。一开始,路人只是匆匆瞥一眼,便继续赶路。但灵秀没有气馁,她和戏班成员每天准时开演,用精彩的表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有一次,一位路过的富商被灵秀的表演所打动,他主动提出资助戏班。在富商的帮助下,灵秀租下了一个小剧场,正式开启了戏曲演出之旅。戏班的名声逐渐在城镇传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场,感受戏曲的魅力。

  与此同时,婉卿和阿诚在乡间也没闲着。他们意识到,要想戏曲真正传承下去,必须从根源抓起。于是,他们在村里办起了戏曲学堂,免费招收孩子,不仅传授戏曲技艺,还讲述戏曲背后的历史文化。

  随着灵秀在城镇的演出越来越成功,她收到了来自大城市的邀请。大城市的舞台更大、机会更多,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灵秀带着戏班来到大城市,面对繁华的都市和形形色色的观众,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首场演出前,灵秀紧张得手心出汗。她想起了婉卿和阿诚的教诲,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当她开口唱出第一句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一曲终了,台下掌声雷动。这次演出大获成功,灵秀和她的戏班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

  多年后,灵秀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戏曲艺术家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