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棚子里是厨房,还晾晒着衣物,堆放着柴火和杂物。虽说收拾得很齐整,但是极其逼仄。

  现在京城的权贵们都还没全都换上琉璃窗,想在这里搭一个琉璃阳光房显然是不可能的。

  棚子就是用油布和木条子搭起来的,瞧着还不一定有赵淩做着玩的帐篷坚固。

  风一吹,油布的接口处钻进来一丝一丝的小风,跟冰冰凉凉的手指头似的,往人脖子里钻。

  赵辰要不是已经有些习惯了象州的湿冷,加上上门做客的面子撑着,都得缩脖子,觉得手炉都不太暖和了。

  外面院子里已经没什么光线,他们跟着那小孩儿进了门,屋里面更是又阴暗又湿冷。

  赵辰长这么大,头一回知道屋子里头比外面还冷的,差点打了个哆嗦。

  知道有客人来,曹家人全都出来寒暄。

  曹家就这么大,也不需要怎么叫人,吼一声就全家都知道了。

  赵厦看到赵辰赵淩尤为高兴:“家里早就来信说了你们要下场考试,等考举人的时候就住我们这儿。家里离贡院近,考试的时候客栈都不好租。”

  赵淩理解。

  学区房嘛,不管哪个时代的学区房基本都狭小逼仄,还房价高起。

  曹家的房子是买下来的,已经很厉害了。

  赵辰很怀疑曹家还能住得进什么人。

  别说住个人了,就是住只狸奴,都觉得插不进脚。

  但赵厦这么说,显然在曹家并没有受到什么压制,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赵辰没说什么,高高兴兴地跟大堂哥聊天。

  由于他们是平辈,拿的礼物并没有太重,就是一些读书人用的笔墨纸砚,还有一些通用的布料和糕点。另外有一副精巧的头面,特意多说了一句:“这是母亲给大堂嫂的。你们成亲的时候赶不及,现在才送到,还请大堂嫂见谅。”

  小曹氏显然没想到还能收到这样的礼物,赶紧说道:“弟弟太客气了,谢谢五婶婶惦记。”

  赵厦替自己妻子接过。

  赵辰又把给曹家老两口的礼物送上,同样不算贵重,只是因为过年、又是长辈、又是第一次上门,肯定是要准备礼物的。曹家的其他人也每人都有一份礼物,都不算贵重。

  只是曹家显然不是不会过日子的人家,看到这么多礼物,粗略算了一下,就知道兄弟俩花费了不少,暗暗咋舌。

  小曹氏是曹先生的幺女,曹先生偏疼一些,本就有些爱屋及乌,又见赵家兄弟那么会做人,就想着指点一下两人的功课,说不到几句,就发现他们年纪轻轻,学识竟然相当不错,问什么问题都对答如流。

  他自己就是个举人,想再问更深一点的问题,就不是考校,而是探讨。

  他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书有些白读了,学识竟然跟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差不多,说不定还没有一个小孩子懂得多,不由得有些羞赧。

  其实这种题目,赵辰和赵淩早就习惯了,啥师长见面都会问类似的问题,师长之间讨论起学问来,更是没什么顾忌。

  反正他们有时候就在边上听着,听得懂听不懂的另说,感兴趣的可以事后问赵骅。

  很多知识就是这么日积月累下来的。

  曹先生的这些问题还算简单。

  两人倒是询问起曹先生各种考试注意事项。

  曹先生教书育人多年,带的学生不知凡几,对考试流程相当熟悉,给他们一一讲解其中的要点和诀窍,譬如衣服要穿单的,不要穿有夹层的;食物准备散碎一点的,不要拿什么馒头饼子之类。

  由于学生对于作弊的想象力永无止境,检查的时候也都巨细靡遗。

  赵辰赵淩听得极其认真。

  曹先生很喜欢他们这样的态度,可惜两人没久待,约好了明天出发的时间就走了。

  曹先生把他们送到门口,拍拍自己小女婿的肩膀:“你这两个堂弟很好,学得那么好,还踏实,一点都不持才傲物。”

  他想着书院里的那些学生,但凡学得不错的,一个个都恨不得把下巴抬到天上去,不由得摇了摇头。

  在曹家的时间比预料中久,兄弟俩赶紧采买年货。

  府城繁华,买东西比泸阳县城齐全得多。

  大伯娘怕他们乱买,给了他们一个单子,不是告诉他们都要买什么,而是什么值得买,单子上头还标了一下大致价格,免得他们被坑了。

  即便如此,兄弟俩还是买了许多花里胡哨用不着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出发的时候,赵厦和小曹氏都惊呆了:“这些都是你们买的?”

  赵辰让他们赶紧上车,没好气地指了指赵淩:“喏,都是他买的。”

  赵淩解惑:“大哥想买,没钱。他把零花钱都花完了。”

  赵辰手上拿着一本淘来的书,脸上倒还挺高兴:“大堂哥,你看我买的书。”

  赵厦很感兴趣,接过来跟小曹氏一起看。

  只不过没看几页,马车开始前进,他们就放下了书。

  赵厦跟他们讲起自己考试时候事情,赵辰和赵淩也说起自己读书的情况。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