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
  第46章

  农耕时代生产力低下, 经济模式单一,社会岗位不多,社会制度下女子和哥儿用武之地太少。

  若是社会资源充足, 无论男女, 都能在一方天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命自然就值钱了。

  沈新回过神来, 听到秦宁的话,他双手瘫在扶手上,摇椅轻晃,“这算是报酬吗?”

  秦宁脸颊微红, 乖巧地点了点头:“是。”

  沈新想了一会儿, 才说:“清炒秋葵, 假煎肉, 再来个洗手蟹,配个青菜汤。”

  假煎肉是沈新来这里后才吃到的, 外酥内嫩,肉香浓厚, 很是美味。

  秦宁笑眯眯道:“好。”

  相公胃口大,这些都做了也能吃得完。

  这时院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估摸着时间,炭窑冷却的差不多了。

  “应该是王三柱,我去开门。”沈新起身去开门。

  门外得王三柱搓了搓手, 兴奋地说:“东家, 可以开窑了。”

  之前沈新带着他做过一次,花了将近三天的时间才烧好一窑木炭, 这次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他的心情既忐忑又激动,也不知道这窑能不能成。

  若是失败了,沈新会不会换人?

  应该能行, 他可是一直不错眼的盯着碳窑呢。

  王三柱思考的时候,沈新和秦宁打完了招呼。“走吧。”二人一齐去了炭窑处。

  打开窑口,整齐的黑色木炭排列其中,沈新还能闻到一股木炭的焦香,“成了。”

  王三柱激动地锤了锤手掌。

  沈新鼓励道:“做的不错。”

  他又甩开一项工作。

  木炭烧制成功了,但这批窑都是黑炭,没有银丝碳。

  王三柱摸木炭的手都在颤抖。

  看到这,沈新笑着问:“你要不要把木炭拿回去点?”

  王三柱犹豫一会儿,眼里闪过挣扎,还是摇头道:“不行,东家的东西,我怎好白要。”

  他也想过买一些,但是家里有柴火,花钱买不划算。

  沈新随口说:“也不多给你,拿一斤回去试试自己烧的木炭效果怎么样。”

  王三柱感激道:“好,谢谢东家。”

  沈新摆了摆手,二人把木炭放在背篓运回沈家院子。

  秦宁正在荡秋千,看到人影,立马从秋千上下来。

  又心虚似的瞄了沈新一眼。

  沈新装做没看见,进了堂屋把工钱结给王三柱,说:“你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再来。”

  他也得积攒积攒木材。

  王三柱不住地点头,双手接过铜钱,仔细地数了数,“好,谢谢东家。”

  码好黑炭,储藏空余的空间也不多了。

  屋后面从村长那买的房子一直没动,虽然有些破败,但是墙体完整,还有铁锁,放木炭还是绰绰有余的。

  沈新又把木炭往后面的屋子里搬,搬了一半,两只手掌都变得黑黢黢的。

  沈新边搓手边说:“家里以后做饭烧木炭吧。”

  木炭烟雾和灰尘更少,耐烧且焦油含量低,烹饪出来的食物更健康。

  这金贵东西哪能乱用?秦宁抬头,委婉道:“木炭还是留着冬日里卖钱吧,家中柴火够用,缺了去后山捡也不费功夫。”

  要是家里有地还可以用稻草做柴火。

  沈新回道:“家里的木炭快放不下了,用了能节省不少地方,而且木炭耐烧消耗少。”

  “据说木炭烧饭比柴火烧饭更好吃一点,我们也可以验证验证。”

  好吃这一原因打动了秦宁,他眼角弯弯,“好,晚上就用。”

  又说:“相公,试试新做的布靴。”

  “谢谢,看上去很不错。”沈新擦干了手,接过黑色的鞋子,问:“两周前不是才给我做了一双鞋,这么快又给我做了?”

  说着,沈新坐了下来,把靴子套在脚上,靴筒延伸至到小腿中部,穿上一会儿就闷热不已。

  秦宁解释道:“这是冬天的布靴,不是之前的布鞋,这个更保暖。”

  沈新伸手摸了摸布边,没什么厚度,他斟酌道:“这鞋子冬天有点薄吧。”

  书中还写今年冬天还有雪灾,靠薄薄的两层布怎么扛过去,穿着这鞋一脚扎进雪里肯定是透心凉。

  秦宁犹豫地问:“薄吗?这里有两层棉布呢,鞋底还是厚厚的麻绳底。”

  他以前都穿的棕鞋或草鞋,冬天冷风一扫就四处漏风,棉布密实,肯定会很暖和的。

  还是去县城和府城看有没有棉花吧,如若没有,把鸭绒填充夹层做鞋来保暖,想到这,沈新又问,“你做了几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