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陆离委婉着说,一切也确实还不曾成型,但这背后天子对自己的排斥与敌意,曹操还不至于看不出来。
曹操说身后事,本是想要将他们更深层次的进行绑定,也想在一定程度上帮着陆离分担对方的道德压力,却不曾想收获了这般的惊喜。
在这个时候说陪葬文陵的事情有多么敏感,曹操不相信陆离不清楚。
他清楚却还是依旧这般做了,一方面是表示愿意借着这件事情帮助曹操转移注意力。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之前说日后自与先帝分说,现在他是在通过这个,表态愿意帮助曹操把这件敏感且既有可能坏名声的事情揽过来。
先帝对我很好,给我将生前身后都想到了,只是不曾明言。
我不会要子嗣后人,也不在乎身后名声,这件事我帮你做了,死后葬于对方皇陵之侧,自去与他交代分说。
当言语中的倾尽所有具象化展现在自己面前,还是在这样一个时刻。
别说曹操本就是性情中人,便是铁石心肠,这个时候也该软化了。
不过曹操虽然相当慷慨的给陆离点满了阵营贡献度,却并不准备真的利用陆离来转移这个注意力,甚至干脆让他去处。
臣子愿意为你付出那是臣子的忠心,你真的就这般眼睁睁看着对方为你牺牲,那就是你的不厚道了。
曹操能够看得出陆离毫无勉强的一往无前,可他曹孟德难道是遇事要躲到他人身后的无能之人吗?
曹操抬手止住了陆离的未尽之言,明明是他先起的话头,如今却说:“身后之事岂能轻断,伯安年岁尚小,余生还长,此事当徐徐思之,伯安若无他事,且回去吧。”
前面在刘协那里得了个“且退下吧”,如今又在曹操这里得到了一个“且回去吧”,陆离自然不会死赖着不走,他只是道:“离今日此言,发自肺腑,非只为一人。”
不是只为了我自己,也并非只为了明公你。
语罢,在司空府喝了许久水的陆离终于起身离开了。
曹操那边得到消息后并未立刻行动,陆离也不曾搞什么明公不急急死谋士,有一说一,在阵营贡献度满值的情况下,接下来曹操对陆离而言倒并非全无作用,但需要重视的程度真的降低了一部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曹操只是在为发作做准备,而非忘记了这件事情。
当曹操将董承以依仗贵人腹中皇嗣,欲行不轨伤害天子为由,押至刘协面前,作为掌管皇宫守卫任务的卫尉,陆离实在很难不知道这件事情。
陆离当然可以选择性无视,不去掺和这种一个搞不好就让自己里外不是人的事情,曹操那边没有通知自己想来也是有意让自己避开的。
但曹操不怕事,他难道就是什么遇事要躲起来的胆小鬼吗。
当陆离赶来的时候,隔着一段距离似乎都能听到董承的怒骂声。
而当殿内响起有关陆卫尉求见的声音时,有那么一瞬间,宫室之内似乎被按下了静音键,但一静之后是更加响亮的动静。
绑住董承的绳索足够牢靠,却不曾绑住对方的嘴巴。
陆离站在曹操身后,拱手对刘协一礼,似乎半点不曾听到董承对自己有何言语。
比起董承的语言,更加吸引陆离的反而是刘协的注视,他看向自己的眼神,终于不再是看向陆侍中的了。
这样很好。
刘协早该清楚,陆侍中在先帝死亡的那一刻,就注定再也不会存在了。
刘协:“卫尉既来,何不——”将作乱之人拿下 。
后半句话堵在了喉咙里,在曹操的注视下似乎难以说出口。
有些事情不戳破,大家还能装作不明白,可一但说破了,脸也就跟着撕破了。
他现在可以跟曹操撕破脸吗,真不管不顾,什么都不要了,那自然做什么都可以,可刘协不是。
况且就算他说出来了又能怎样呢,陆离都直言自己“见异思迁”了,这个时候难道会因为自己一句话便站在自己这边吗?
陆离不曾言语,只是行礼之后静静站在那里。
仅从官职在看,他站在曹操身后些许似乎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在如今这个情况下,他往那里一站,与刘协等人便自成泾渭分明之态。
刘协:“卫尉既来,怎无言语?”
你一句话都不说,难道就是单纯来当观众的吗?
这是想要看谁的戏?!
天子让人说话,陆离自然不会当哑巴:“臣闻宫内有犯上之人,故而携禁军前来,将其押送诏狱。”
刘协眼中不由划过一抹嘲讽,犯上之人,他清楚陆离口中的犯上之人,与自己心中所想的犯上之人,定非一人。
刘协想要为自己人开脱:“董将军并无犯上之举,此番想来是误会一场。”
他声音放得低,有几分示弱的姿态,想要让大家配合着将这件事情过去。
但曹操不准备配合,陆离同样如此,这番若不让董承付出代价,陛下你难道要自己去付出代价吗?
陆离道:“董将军污言秽语咆哮于天子面前,在场众人无不耳闻目睹,便是殿外之人,亦多有闻言,如何能称作误会?”
不说他们二人本就多有过节,就说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