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陆离反而不信。
不是不相信刘宏会安排自己,而是不相信刘宏会寄托于刘协安排自己。
按照刘协所说的时间点,那个时候刘宏就是生了点小病,心态主打的是相信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哪里有可能对着孩子交托臣子。
而如果在刘宏病重后,他就更不可能对刘协交托这事了,毕竟他当时都跟陆离说自己的孩子恐怕会重复自己当年的遭遇。
他或许不是多好的父亲,却也不至于对着自己可能自身难保的孩子交托臣子。
第152章昔日故人
陆离也懒得去拆穿对方那点几分真、几分假的小谎话, 这话也就能用来骗骗他自己了。
陆离将自己的态度明确摆了出来:“离见异思迁,心有所向,言尽于此, 万望陛下慎行, 免伤己身……勿谓言之不预也。”
刘协愤而拍案,只觉得跟如今的陆离相比,那曹操对自己可当真是好态度:“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卿如今为我大汉卫尉, 不思为君尽忠,为国尽命,何以有此荒谬之言。”
陆离反问道:“陛下自以季氏相比, 还是欲为冉有?”
《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刘协都十多岁了,这个早已学过了。
比季氏, 那是无故讨伐他人。
比冉有, 则是为这个行为狡辩,不是说这是他人的意思,要么说未来的祸患。
刘协:“侍中以天子比大夫、家臣,何其放肆!”
明明怀孕将孩子揣在肚子里的人是董贵人, 刘协如今表现的倒更像是一孕傻三年。
陆离:“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气大伤身,陛下……”
刘协打断道:“侍中无需顾左右而言他。”
“今日本无他事,不过假设虚谈耳, 侍中答案,朕已知晓, 若无他事,且退下吧。”
昔日洛阳殿上让自己退下的人在记忆中逐渐模糊,眼前天子眉宇间是遮掩不住的躁动。
刘宏当年受制于外戚时是否也是如此模样的呢?
陆离拱手离开,脑海中不由闪过先帝临终前在一片火红的石榴花下与自己说起过往时,眼角眉梢中得意占据了大多数。
毕竟他是最终的胜利者,作为赢家自然可以坦然提及曾经的苦难,并为自己的胜利志得意满。
可换做是刘协呢,他要怎么赢,他赢了又能怎样?
除非曹操死了,否则对方真的毫无胜算。而如果曹操真的死了,不说曹操的部将会如何,刘协难道有本事面对袁绍吗?
袁绍的菜那也是要看跟谁比的,虽然在很多聪明人看来他比不上曹操有明主之象,但比个刘协还是很绰绰有余的。
如今双方的对立在外人看来是袁绍对上了曹操+刘协,可就算是这样,不少人依旧认为袁绍大于两者相加。
许昌的暗流涌动,未必没有这份比较结果的原因在作祟。
刘协选择这样一个时候,除了有孩子但孩子还没有诞生外,其实跟即将与袁绍开展的战役不无关系。
如果自己输了,曹操顾忌袁绍那边的情况不会对自己做什么。
但如果继续等下去,等到赢了袁绍,曹操威望大涨,自己岂不是更加完蛋吗?
虽然抱着的好像是一个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的心态,但就看这个时间选择,隐约透露出来的却是对曹操的充满信心。
在许多更倾向于袁绍胜的人里面,刘协是站曹操的。
这事吧,他就很难评。
当然了,也不排除是陆离高看了刘协,对方压根没有想到这一层面。
可如果是这样,事情都没有想明白就开始干,岂不是更加完蛋。
等到陆离下职,思绪都已经发散到袁绍打败刘协之后会怎么做上了。
还是石锤的一声“郎君”,将他从越跑越远、越走越偏的想象中拉回了现实。
不说他如今的年龄,就他们家的情况,陆离早就可以被称作“家主”了。
但因为陆离最为信任的石锤一直以“郎君”相称,府中其他人也有样学样跟着如此称呼。
陆离回神后走到书房,让石锤留下道:“昔日洛阳、长安旧人,如今还有几何?”
当年他在洛阳有人脉,帮着偷了何太后母子,迁都后跟着一起去长安的也有一部分,一直为他提供那边的消息。
但后面来到许昌后,陆离就没怎么跟那些人联系或者让他们动作了。
一来如今一切就在眼皮子底下了,他自己就能看到,二来也是护驾东归的路上损失了不少人,很多地方都断了,三来也是不想触碰某些敏感神经。
可如今既然成为了卫尉,又撞上了这么一桩天子要跟权臣夺权的戏码,正是启用他们,甚至给自己人好处的时候。
这么多年让人帮忙干活可没少画饼,有机会了总得落实一二。
最好还是能够将事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甚至如果能扼杀在摇篮里就更好不过了。
从石锤给出的消息看,当初洛阳到长安损失了不少人,从长安到如今的许昌,损失数量更大。
&em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