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夜笑了笑,伸手将他抱了过来,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等阿兄回来给你和岁哥哥带好东西。”

  桐哥儿似是清醒了一些,细声细气地对着他道:“我和岁哥哥可以不要好东西,我们都要阿兄平平安安回来。”

  戚长夜又笑了笑,屈起手指照着他的脑门弹了一下:“放心。”

  他到最后才走到了赵岁岁的面前,盯着他的眉眼看了一会儿,声音也不自觉地放松了些,过了片刻才柔声道:“好好吃饭,不要想着随便凑合,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

  赵岁岁点头。

  看着他背着偌大的背篓一点点消失在山林之中。

  他在门前站了许久,随后才轻轻合上了大门,仔仔细细地将门栓栓好,又将那条粗壮的链子一圈圈地绕在门后。做完这些赵岁岁才又回了院里,熄灭了墙侧插着的燃烧着的火把,抱起桐哥儿回了房间。

  桐哥儿被他们养的极好,现在抱起来已经有些沉甸甸的坠手感了,赵岁岁本想着想让他回床上再睡上一会儿,只是戚桐已经彻底清醒过来没有了一点回床睡觉的意思,只眨着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他看:“阿岁哥哥,你担心哥哥吗?”

  他们早就习惯了戚长夜上山,只是那些场景又与现在有所不同,以前上山他们很清楚天色黑了他就一定会回来,现在却是要在山上待上足足好几日的时间。白天黑夜本就有所不同,山里的危险也会加倍,更不用说去的还是整个村里都没人进过的深山老林……桐哥儿只要一想到这些就心慌的睡不着觉。

  他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懂,但也没少听过村里大人吓唬自家小孩的话,比如什么“再不听话就把你丢到山里让狼给吃了”、“别像谁谁谁那个丧良心的一样让山里的什么给掏了”等等等等,桐哥儿也是因此第一次对“大山”这两个字有了概念。

  不过说来也是,几年以前这番言论又换了套说法,从不听话就丢进山里面变成了“不听话就被戚五带走”了。

  虽说他瞧着是不想睡了,赵岁岁却仍旧将桐哥儿给抱到了床上,他坐在一旁整理着东西,边整理边认真地思考起来。

  “不担心。”赵岁岁认真回答。

  “啊?”桐哥儿一脸不可置信。

  赵岁岁将一件衣服叠好:“你哥哥不是莽撞的人,他做事一直很有成算,既然已经下了决定……他心里一定有着我们不知道的成算。”

  赵岁岁的眼睛在跳动的烛光下格外温柔明亮:“他很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也要相信他。”

  ……

  戚长夜出门的时候天色还黯淡着,走上一段距离以后也开始蒙蒙地亮了起来,尽管他非常讨厌在肩膀上面坠着东西,但因着要带的东西太多的缘故也只能统一装进背篓里面。走出一段距离以后他就直接将背篓给拿了下来随手收进空间,身边只留了弓箭匕首及一把户外套装里的多功能工兵铲。

  距离深山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这一段路他已经走过了几十次之多,闭着眼睛都能将这附近的地形植被给描画出来,除了毒蛇毒虫以外也不担心会遇到什么致命的危险。

  戚长夜这次上山的原因非常简单。

  一是想拓展一下自己的探索地图,了解一下深山环境和存在的动物;二则是趁着入冬之前多囤积一些猎物换取些银两,下雪以后想再猎些东西就没这么简单了,一夜过后指不定连陷阱都能给你冻上;至于最后一点……戚长夜想给赵岁岁和桐哥儿各做一身毛皮衣服。

  这朝代的人御寒多用棉衣皮草,现今镇里还没有棉花可买,需得再等上一段时日等着商队将棉花带到这边,倒是有些二手的甚至不知道经过了几手的旧棉花售卖,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因着价格比新棉花便宜不少的缘故往往刚出现在市面上不久就会被人给匆匆买走。

  戚长夜已经让布坊小二帮他留意新棉的事了,他先前几次进入布坊每次都买了不少布走,小二早就记得了他,毕竟戚长夜相貌好事儿也少,买起东西干脆利落,次次都能买走不少,小二甚至悄悄攒了好几块花色好的漂亮布头,每次都当做搭头赠送给他。

  这也是他们留客的手段之一。

  不过这朝代的棉衣格外笨重,穿起来人能圆润上一大圈儿,走路行动都不方便,戚长夜倒是想过弄些羽绒服出来,但他打听了圈杨溪村和周边村落的村民们的鸡鸭鹅养殖量……只得无奈地打消这个念头。

  或许能做,但不是现在的他能做的事情。

  不如多去猎上几只兔子,给家里的哥儿一人做双兔毛手套和兔毛耳包。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猎到狐狸。

  这才是他上山的根本原因。

  进山第一日的整个上午他基本都在前往以前布置的陷阱路上,先是将陷阱逐一检查了一番,有猎物的就收进空间,没有猎物的就检查下周边环境维修下陷阱设施,最后再重新布置上诱饵。

  由于每个陷阱之间的距离都不算近的缘故,等他全部检查过后已经快到下午时分了,戚长夜到了早就确定好的休息区域简简单单地吃了顿饭,待到重新恢复体力便又开始继续往山里面行走。他需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达早就踩好点的地方将帐篷和各式安全措施提前备下,否则一旦错过了时间夜里恐怕会相当难熬。

  当他在山里忙碌的时候,赵岁岁也没有闲着。

  待天亮了,渔哥儿和小徐娘子便结伴走了过来,渔哥儿现在住的新房本就与小徐娘子夫家紧挨着,徐汉子和徐大郎不方便常与渔哥儿接触,有什么事情便叫徐母和小徐娘子来,徐汉子是同戚大伯一起长大的,两人的关系自不用说,他也不是个抠门的人,有时候家里做了什么东西也会让小徐娘子去给渔哥儿送上一碗。

  一来二去地,这两个人就熟了起来,前段时间戚家暖房宴上会请小徐娘子来帮工也是渔哥儿给提的建议。

  戚长夜也不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