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徐老汉怕他拿不过来这么多东西甚至还专门送了他一程,还是赵岁岁连连拒绝才终于止住了脚步。
这段时间他家的咸鸭蛋消耗了不少,有的时候忙了一天不愿动弹就会热些东西用咸鸭蛋简单凑合上一顿,故而陶土坛里的鸭蛋下的飞快,这才多久就已经吃上了三分之一。
赵岁岁看戚长夜喜欢便想着要多腌上一些,至于那些黄豆……大部分是买来生豆芽的,等入了冬家里能吃的东西就会减少上许多,盛几舀黄豆生些豆芽也能算是一道蔬菜。
除此以外,戚大哥又不知是从哪儿弄来了一袋子萝卜,赵岁岁拿过掂量了下,约摸着应有三斤多重。小萝卜一共有十四根,赵岁岁将其挨个洗净切成细条,在远夫郎的指点下腌成咸菜,角落里便又多了个小小的瓷坛。
戚长夜忙着“上天入地”,一会儿跑到房顶或墙上忙忙活活,一会儿跑到井底下面弄什么东西,具体的赵岁岁也不太了解,总之明明房子和井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戚大哥反而开始忙碌了起来,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说上几句话来。
又过了几日,一转眼到了八月末,打井的工队正式宣告工程结束,戚长夜与老何头结了银钱,老何头似乎依靠着火炕赚了些银子,对着戚长夜客客气气的,脸上的笑容也格外真诚。
“过几日家里要办暖房的席面,兄弟们要是有空也都来热闹热闹。”戚长夜道。
老何头点头:“那是一定。”
阿古也在旁边笑了起来:“一定来一定来,戚大哥这儿的饭菜这么好吃,我要是不来能后悔上一辈子!”
戚长夜看他:“原来你只是为了菜来的。”
阿古脸上一红,急急忙忙摆起了手。
众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阿古的年纪不是很大,皮肤黝黑性子爽朗,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瞧着格外真诚淳朴。
这孩子为人相当单纯,老何头拿他当亲孙子养,戚长夜对他也印象不错,也乐得与他说上几句玩笑。
工队走时这孩子还一脸恋恋不舍,坐在骡车上面连连回头,走远了还能听着阿古的声音遥遥传来:“戚大哥——一定要有上次的那道糖醋藕丁啊——”。
戚长夜:“……”。
赵岁岁“噗”地笑了出来。
这季节倒是还有些藕,前几日有人弄了几节,本来想着送到镇上去卖掉的,刚好有人在旁提醒了一句,说他可以去山脚戚家找岁哥儿问问。
于是那汉子就提着一小筐藕到了戚家门前,刚巧赵岁岁正和远夫郎商量明天中午吃些什么,当即拍板决定下来,由远夫郎掌勺做了一顿糖醋藕丁,也不知道是哪里合了阿古的口味,那一中午恨不得把脑袋都扎进盘子里面。
没想到他竟然一直念到了现在。
远夫郎也露出了个笑。
工队走后山脚的汉子们便又开始了忙碌,地上的房子已经盖完,该忙的就是下面的地窖了。村子里面有不少人家都有地窖,这方面根本不用戚长夜操心,他只是简单地与戚大伯确定了下地窖的大小和位置,戚大伯就带着汉子们忙碌了起来。
地窖这东西也不难挖,需要多留心注意下里面的通风和坚固程度,等地窖挖完再将他们如今正住着的戚家老宅也翻新一遍,便算是彻底了结了这桩工程了。
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砖瓦损耗,戚长夜将碎掉的砖瓦混着石子在院子里面铺出了一条碎石小路,石头是他特意在山上的那条河里捞的,因着是新建出来的房子院子,一进大门里面空空荡荡的。
靠右的位置有着道小门,推开门就是原来的老宅,不过目前老宅的这面墙壁还没有被拆掉,所以暂时还不能使用。
新打出来的那口井也在院里,阿古他们在井口边缘垒了一圈石头,新井里的水要沉淀上几日才能饮用,这段时间他们喝的还是竹笕的水。
戚长夜在井口上方简单支起个棚子,免得有什么东西一不小心掉到了井里,做这些时他又想着在院子里面搭一条回廊出来,届时在商城里面挑些葡萄苗种下,过上几年葡萄秧就能爬满回廊……赵岁岁心里肯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