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53


  这种感觉,昌河州许多人根本不明白。

  晁同知担心的就是这个,他也是外地来的,能不知道这里过冬什么样吗。

  此事估计,也就纪大人能劝动。

  纪楚无奈叹气,这种事谁也不能怪,无非观念不同,而且逃荒过来的百姓,都有些土地情结。

  突然得到心心念念的东西,他们恨不得吃住都在土地上。

  当地人也看在眼里,只觉得众人可怜。

  每天没日没夜地干活,谁看了不心酸。

  但心酸归心酸,那房子还是要建啊!

  不然真的会死人。

  现在八月份,等到九月份就会下雪,你们怎么办?

  纪楚直接让工司那边,出了一份本地房屋指南,房屋厚度是多少,火炕应该怎么建,房顶应该是什么样的。

  反正结合本地情况,以及本地的经验,尽量省工省料,做成一份适合昌河州跟岐州的房屋图纸。

  再由他的名义直接发下去,规定本地百姓必须按这个要求去盖。

  水泥跟一定的建筑材料,也可以暂时赊账,用房屋做抵押即可,同样是明年收粮了再还。

  同时,各县还要提供工作,修路也好,修水渠,做工等等,让大家有机会多赚钱。

  再者还要多说这里的雪到底有多厚,这里的天气到底有多冷。

  不仅如此,州衙门也要抽出人手。

  之前就请当地百姓,以及过来投奔的外地百姓盖房子,现在还要继续。

  既是给大家一份活计,同样也给路上的逃荒灾民一条生路。

  总之这些事都要做,还要快。

  他们的目标,便是安置好所有百姓。

  昌河州跟岐州各地接到命令后,都开始行动。

  唯一愁眉苦脸的,大概还是户司主事。

  大人一回来就花钱!

  花的还这样多!

  虽说本地靠着渔猎,靠着养殖,靠着棉花,还有已经在改进的盐场,确实多了不少税收,那也不能这么花啊!

  纪楚笑:“马上就要秋收了,今年养殖行当可是不俗,放心吧,库房不会空虚的。”

  户司主事勉强扯了个笑,意思很明显。

  大人你说的话,您自己信吗!

  你听听这合理吗?

  不过这个时候,还是乐薇跟祝耘祝亚他们带来一个好消息。

  他们又挣到快钱了!

  纪楚赈灾之前,他们三人便在沿海县里建了造船厂。

  这里的造船厂规模比较小,基本只造渔船。

  可因为设计的合理,吸收了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加上配套的渔网,已经是本地渔民人人向往的好东西了。

  好在这东西就在本地生产,定价并不昂贵,各家努努力都有希望。

  昌河州跟岐州的渔民们,日日都盼着买这样的渔船。

  同样以渔猎为生的梁国渔民,自然也发现这样的好东西。

  可不管昌河还是岐州,都是平临国的人,价格自然便宜。

  卖到国外,那就是两个价了。

  梁国国王原本不打算管,可本地渔民闹得厉害,还扬言不就是一百多里的路,他们抬抬脚就搬到平临国。

  反正风俗习惯,甚至气候都差不多。

  大不了去那生活啊。

  人家平临国对百姓很好的!

  又来!

  又是这样!

  但这一次,可不是平临国的人撺掇。

  如果在现代,梁国国王就知道,这是虹吸效应。

  可他并不知道,只能咬牙帮忙付其中差价。

  不付的话,等着梁国人都走光吧。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百姓偷偷摸摸离开。

  谁让人家平临国对百姓确实好。

  甚至连中原十二州府的旱情都有所了解。

  面对天灾人祸,人家朝廷努力救助,送了不知多少粮食,灾后还帮着重建,甚至免除田税。

  这样的国家,怎么不令人向往?

  怎么不让人敬佩。

  想到这,愿意来昌河州跟岐州的人更多了啊。

  纪楚了解到这些后,心里默默道,怪不得两地人口越来越多,都在往这边跑,人口不多才奇怪啊。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