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做得更大。
甚至借着贾家做江南织造时的门路,搭上了内务府,替内务府供货,没少从中渔利。
奈何他们家着实有命无运,这位薛姨妈的丈夫早逝,只撇下她和年幼的一双儿女。
那个女孩贾母一时看不出什么,只知道生得端庄貌美,行事说话也颇有章法。
如果是在平时,贾母最喜欢漂亮伶俐的女孩子,少不得日常招在身边说话。手里的好东西随便露出去一点,就尽够他们受用了。
奈何,因为薛大姑娘有个不靠谱的哥哥。
她哥哥姓薛名蟠,表字文龙,虽生得痴肥些,看五官倒是不丑。
名字模样都不差,奈何内里却是个草包,自幼便不学无术,专一在吃喝玩乐上下功夫。他父亲在时还能管束一二,丧父之后变成了没笼头的马,可着劲儿地撒欢。
薛家的宗族人脉都在金陵,按理说他们母子三人留在金陵,有王家做威慑,薛家那些族亲也不敢太过欺凌,怎么着也比投亲靠友、寄人篱下强。
俗话说得好: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若非万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
只因那薛蟠看上了人牙子手中的一个丫头,不知那人牙子原是个拐子,那女孩本是拐来的,还要一货卖二主。先卖给了一个姓冯的子弟,又卖给了薛蟠。
两家到底闹了出来,还闹上了公堂,都不要银子,只要那丫头。
按理说先来后到也罢,好生商议也行。哪怕仗势欺人呢,那冯家后生自己不怕,家里还能没个年长的劝着?
薛蟠却不是是仗势欺人,他带着一群人,把那姓冯的给打死了。
正所谓:人命关天。
就算像贾家这样的打死了家里的下人,官府那边要好生打点,下人家里也要多多安抚,才能了账。何况是薛家?何况打死的是良人?
薛姨妈为了避祸,就打着送女儿参选的名头,匆匆变卖了金陵的产业,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京城。
原本是想投奔娘家哥哥的,毕竟这些年薛家也没少给王家送钱。
但兄长王子腾奉命巡边去了,她在闺中时和嫂子的关系又不好,嫂子一句闭门谢客就把她拦在了门外。
无奈之下,母子三人只能转头投奔姐姐的婆家荣国府。
黛玉的眉头皱了起来,确认道:“外祖母是说,薛家那位大公子打死了人命,却丢下官司跑了?”
不怪她对此事敏感,林如海是探花出身,身为一甲进士,科举之后便直接进了翰林院。后来又点了巡盐御史,御史本就有风闻奏事之责。
她自幼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的,对这种事情本就格外看不惯。
再有如今朝堂上因女子入朝一事,在某些方面形势十分微妙。一众京官都夹紧了尾巴做人,外官竟然敢干出这种徇私枉法的事来。
黛玉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就不能当做没听过。
听见她这样说,贾母微微一怔,暗道:坏了,忘了我那女婿是御史出身了。
她也知道外孙女既然知道了,回家之后必然会告诉女婿。而女婿一心效忠圣人,也不会因为她的劝说就当不知道。
贾母的心思一瞬间转了好几个圈,最后还是若无其事地搂着外孙女说体己话,但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今日过后,就赶紧勒令王夫人,让薛家人尽快搬出去。
他们收留亲戚可以,也不怕亲戚常住,反正家里屋子多。但若是被亲戚身上的官司连累,那就大可不必了。
祖孙让人正在说笑,迎春带着探春和惜春姐妹来了。
探春最爱说笑,双方相互见过了礼,她便指着黛玉笑道:“我就知道,只要老祖宗去了帖子,林姐姐一准早早就来了。刚才我和二姐姐和四妹妹说,他们还不信呢。”
迎春掩唇一笑,并不言语。惜春则是直接坐到了黛玉身侧,细声细气地问:“前儿我听说林姐姐病了,如今可大好了?”
她一向性情清冷,也只是对几个姐妹关心几分,旁的哪怕是听亲哥嫂,她也是不假辞色的。
但林黛玉分明记得,贾珍的继室尤夫人刚进门的时候,惜春对这个嫂子态度也是不错的。
后来忽然有一天,她就变了。尤夫人再派人接她回去,十次里有七次惜春都推辞。剩下那两三次虽然跟着回去了,但也不在东府过夜,用了午膳就回来。
次数多了,尤夫人也看出了她的疏离,哪怕时常来奉承贾母,却不再提接惜春回去的事。
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内情,但林黛玉了解惜春的为人,知道她不会无缘无故疏远嫂子。
至于内情具体是什么,既然惜春不想说,那她也不会多问,只是日常多怜惜几分。
惜春也是个有感知的人,谁真心对她好又岂会不知道?因此,她待林黛玉也越发亲近。从贾母口中得知黛玉病了,她就一直挂心,今日见了迫不及待就问了出来。
黛玉笑道:“本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着了些暑气而已。宫中太医都是圣手,郡主请来一位姓周的,替我开了两帖药,喝完就大好了。妹妹不必担忧。”
“那就好。”惜春的神色放松了下来,但只这一句话,再多的就没有了。
好在姐妹几个都熟悉她的性情,知道是天性清冷,并非有意冷场的。
这时,小丫头们端了茶来,探春笑着说明了来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