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虽然当年在海市,她已经见过了绛珠仙子,但绛珠仙子和林黛玉毕竟是不一样的。

  林黛玉可是六岁便熟读四书五经,十岁出头便出口成章的人物,作者盖章认定的“心比比干多一窍”。

  试问谁穿越到了红楼世界,能不对林黛玉好奇呢?

  到了这一日,瑶光早早起来,带着两个女儿一起打扮好,一边检查昨天的布置,顺便教导两个女儿一些管家的手段。

  虽然按照如今的形势,日后两人必然不用困在内宅这四方天地里。但技多不压身,佩瑜和佩瑶都足够聪慧,多学点东西总归没有坏处。

  巳时初,底下人来报:“王妃,两位郡主,袁夫人和王大姑娘来了。”

  袁夫人就是王子胜的妻子,王熙凤的母亲,单名一个“湘”字。

  她为人爽朗大方,行事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最善逢迎。可以说王熙凤的灵巧精明,大部分都遗传自母亲袁夫人。

  之所以她来得最早,是因为佩瑜的四个伴读的母亲里,瑶光最喜欢的就是她。今日袁湘不但是客人,还是瑶光请来的陪客。

  王家与贾家同为开国功臣,虽然地位相差甚远,却又同为金陵世家,彼此之间联络有亲。

  请袁湘做副东招待贾敏,也是婉转地表达善意。免得林家刚入京,贾敏没个熟识的人说话。

  第116章 宴请林家母女林黛玉正式出……

  佩瑜一共有四个伴读,都是圣人精心挑选的。

  出身宗室的是卢郡王的长孙女徒晴,比佩瑜大了一岁。今日领着她来的,是母亲周荷,秀才之女,为人颇知礼数;

  出身清流文臣的是户部左侍郎幺女赵怜,其母郭虹,和佩瑜的另一位伴读郭彩凤是嫡亲的姑侄。

  如今景阳掌管户部,是赵怜父亲的顶头上司。除了王熙凤母女之外,来得最早的就是赵怜和其母郭虹;

  而郭虹的娘家兄长是个武官,官至五城兵马司正二品都督佥事。郭佥事膝下只有一女郭彩凤,娶妻王懿,出身金陵王氏。

  不错,就是王熙凤家的那个金陵王氏。

  虽说王懿不是嫡支女,但因所嫁的夫婿有出息,现任家主王子腾对这个族妹非常重视,三节两寿从没少过走礼。

  而郭佥事祖上虽然也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却没积累什么大功劳,传到他这里,只剩下一个千户的世职。

  他是娶了王家女之后,仗着这层背景,战场拼杀没人敢克扣他的功劳,才一步一步升为指挥使佥事,又进指挥使同知。

  坐上了指挥使同知的位置,成了正儿八经的从四品武官,他才算是入了王子腾的眼,往王家送的节礼才算是有了回应。

  四品到三品是一道分水岭,郭佥事很清楚,如果不是有王家的扶持,他大概率一辈子就待在从四品的位置上了。日后立了功劳,最多加授个显武将军,多领一份俸禄就顶天了。

  因而,虽然已经升到了正二品,进入了高级武官的行列,论官职比王子腾的品级还高,郭家依然捧着王家。

  郭佥事年过四十,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也从未想过要纳妾生子。

  倒不是夫人王氏不许,而是他自己为了前程,不愿意和妻族生出半点嫌隙。

  就在今年初,夫人二人商议,要把他弟弟才出生的小儿子过继到膝下,日后好继承他们这一脉的香火。

  但王懿觉得那个孩子太小了,不到五岁的孩子,能不能养大还是两说,就说再等两三年,看着能立住了再说。

  郭佥事也知道小孩子容易夭折,既然要过继,自然得过继一个能长大的,不然日后岂不是还要麻烦?

  夫妻二人商量停当,也去了书信和弟弟说好了。

  他发达之后,就给弟弟捐了个五品的虚职,让他在老家做富家翁。他迟迟无子,这一房的家业,早就被弟弟暗中惦记着了。

  如今得了准信要过继幼子,他弟弟哪有不愿意的?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好生教养幼子,替兄长养得白白壮壮的。

  这都是后话,如今只说这三位再加上王熙凤,就是跟在佩瑜

  身边的四个伴读。

  佩瑶也该有四个,但她等到明年才入学,倒也不是很紧张,如今确定的就只有林黛玉一个。

  客人们陆陆续续都来了,瑶光只负责接待大人,小姑娘们都由佩瑜自己接待照顾。

  他们几个从小就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彼此非常熟识,默契也非同一般。没大人在一边看着,他们才更自在呢。

  瑶光正领着袁夫人等在花厅喝茶,忽然听说贾夫人带着林姑娘来了,忙起身拉着袁夫人一起出去迎接。

  “几位,失陪了。”

  周夫人等忙道无妨,叫她尽管去迎接贵客。

  可不就是贵客?

  林如海一连做了好几年的巡盐御史,每年都往京城送来大量盐税,是个简在帝心的人物。

  虽然圣人还没说要把他安置在哪里,但自从他回京之后,宫里送赏的太监、女官就没有断过。

  明眼人都知道,只要林如海入朝,官职绝对低不了。

  对于这样的人物,在场的几位夫人都知道不能得罪。如果不是在别人家里做客,他们也想亲自出去迎接一番示好呢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