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43小说网>书库>玄幻奇幻>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458章 知性论

第458章 知性论

p;刚刚一句话,周铁衣就已经翻转了三次,用道家圣人的话来辩驳儒家圣人的话,又说自己不完全赞同曲解的话,结合如今周铁衣的身份地位,一时间竟然让长孙丹这位嫡系都觉得高深莫测,难以揣度。

  “所以圣人的话,不是越精练就越正确,我倒是有一种新的理解,长孙伯父可愿听?”

  “愿闻其详。”

  “儒家圣人和道家圣人对民智的理解,我认为可以从‘知’和‘性’来解释。”

  “所谓的‘知’,就是人对于万事万物客观认知,就比如钻木取火这些知识,这些知识不以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认知而改变,同时能够指导我们人生活生产,让我们过得更好,这就是儒家圣人开办私塾,教导百姓的初衷,也是‘启智’。”

  “所谓的‘性’,是人对于万事万物自我感性的认知,包括愤怒,喜悦,仁义,道德,这些情绪容易被引导乃至于误导,所以道家圣人认为应该克服,不应该成为人们去判断,处理事物的标准。”

  “同时‘知’和‘性’一定是在人学习知识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同时可以互相转化。”

  周铁衣说完这段话,长孙丹起身,一边踱步,一边认真梳理。

  第一段对于‘知’的定义很好理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狭义的‘知识’,但是对于‘性’的这种提法,长孙丹还是第一次听说。

  “仁义道德也是‘性’?”

  长孙丹眼前一亮,如果将仁义道德判断成为愤怒,喜悦等一种情绪,这对儒家经典的杀伤力一点都不亚于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自然是性。”

  周铁衣十分肯定地说道,“不仅仁义道德是性,法律也可以是性,这是一段时间内人类社会共同的认知,但这种认知却不是客观真理,必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长孙伯父可用前朝的法律来判本朝的案子?”

  周铁衣这么一说,长孙丹瞬间就醒悟过来了。

  法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道德的一种,只不过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同时道德也会影响法律的判断。

  就比如长孙丹就遇到过几次这种棘手的案子,假如一个人为报父仇而杀人,一般而言,朝廷都会轻判不会重判。

  长孙丹认真想了想,遗憾道,“可惜不能够以此法攻讦儒家!”

  既然法律也是‘性’,作为法家的人,长孙丹自然也不好在这点上攻讦儒家的道德。

  周铁衣无声笑了笑。

  长孙丹看到周铁衣的笑容,自己也笑了起来,“到底是我格局小了,还停留在‘性’的层次,不如你已经见了‘真知’。”

  周铁衣反而摇头,“不,‘知’和‘性’我并不认为两者是完全背离的,矛盾的,反而我认为正是由于‘性’的积累,才能够促使人学到真正的‘知’,所以不因性起,不知生所为何!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

  “怎么个引导法?”

  长孙丹眼前一亮,之前与周铁衣交谈,他只见识了周铁衣在官场中的手段,而今日才见识周铁衣的道理。

  “就以墨石案为例。”

  “我们都知道墨石案上面的人都罪有应得,剥削百姓,用死有余辜来处理都不为过,但实际上呢?墨石案事关国库亏空,事关前线兵事,甚至事关如今的改革,如果按照最朴实的道德来处理这案子,我们只能够得到一个更乱的局面,对已经造成伤害的百姓进行二次伤害,让百姓彻底失去朝廷的信任。”

  “但反过来,我们能够为了一时政治的妥协完全置道理和法律于不顾吗,完全抛弃‘性’,那我们为何而生?”

  “所以我需要将这件事让百姓知道,让天下人警示,同时我不能够让汹涌的民意化作不可控的力量,彻底破坏好不容易经营起的局面。”

  长孙丹认真理了理思路,用略带疑问的语气说道,“所以你选择在股票大卖的时候将墨石案抛出来结案?”

  “是。”

  周铁衣点头肯定道,“天下绝大多数百姓之所以痛恨贪官污吏,就是因为伤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只有他们在得到利益的时候,才是最好引导民意的时候。”

  “百姓们需要一个合乎法,合乎理的交代,合乎法我们可以制定,那如何让他们觉得合乎理呢?只有上下一体,将功赎罪两个办法。”

  长孙丹听得眼前一亮,只觉得以前没有读懂的法家道理今天在周铁衣这里有了另外的一些解释,如同触类旁通,让他豁然开朗。

  将功赎罪他自然是理解,上下一体……想到这里长孙丹目光一凝,停下脚步,看向案前的周铁衣,此时周铁衣已经将案宗名录看了一遍,该判的都判了,唯独一人,刑部不敢提及。

  于是周铁衣提笔道,“臣闻《天圣民三才感应策》,久读之,实属良策,今夏旱秋涝,百姓凋敝,又逢墨石一案,牵扯官员,百姓众多,纵上天有好生之道德,然臣至下多罪矣,臣之多罪,列于其上,但尚有一罪不敢直言。”

  看到周铁衣在上面写的东西,长孙丹本来就沉凝的目光中,瞳孔一缩,他顿时明白为什么周铁衣一来就说这份罪状自己这位刑部侍郎不够格交上去了。

  从始至终,周铁衣都不准备将墨石案弱化处理,只是要用合适的方式处理,这场案子判决之后,不是以今日的判决为结束,而是从今日起,以后天下的判决都要被墨石案影响!

  天圣民三才感应策。

  天降祥瑞,乃天生圣德皇帝之功,那百姓群臣之罪,实乃皇帝失德之祸!

  这天下哪有只享功劳,不担责任的美事,以前没有,以后也没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