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不动他们薛家。

  “朕知晓这些,朕要的是解决的法子。”元盛昭的口气有些不耐。

  那位大臣立马垂下头,敛去眼中的不屑和讥诮。

  他深吸一口气,用诚惶诚恐的语气道:“臣以为,派长孙祯去镇压叛乱有两个好处。其一,可以将长孙祯的兵力大部分调离渤海郡,方便您对此地出手。其二,长孙祯要去拿下暴民,治理民乱,就必须耗损自身实力,届时他也将不足为惧!”

  皇帝听得眼中精光闪烁。

  他问:“可若是长孙祯不从呢?”

  大臣笑了:“那他就是乱臣贼子,其罪当诛。如今大盛如日中天,陛下也正当壮年,他长孙祯就不听从皇命,您就有理由发出檄文诛拿此人。他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了首当其冲被针对之人。”

  这一毒计再妙不过了,元盛昭听得龙心大悦,对说话的这名官员也更为器重,直接将对方提拔到自己身边来。

  小官谢过皇帝如流水般赏赐的财宝,眼底却是一片嘲讽和厌恶。

  其实他是长孙祯的人,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听从长孙祯的吩咐而已,可笑这皇帝还真以为自己真是在给对方下绊子。

  初听这一计谋,他也被骇了一跳,还当传话之人是不是包藏祸心。

  深思熟虑后,才发现此计是在釜底抽薪。

  渤海郡乃是长孙祯的大本营,这位郡王在里面的布置和心血可不少,不论是谁来想要染指都讨不到好,可以放下心来。

  锦丘郡现在看似是烫手山芋,但是依长孙祯的实力不一定吃不下它,还能暗戳戳地在其中发展实力,让别人以为他的兵力深陷泥沼之中,然后就能坐山观虎斗了。

  拿下锦丘郡的好处可不只是如此,他们还能专门在里面屯田积攒粮食。

  长孙祯这事儿没有引起太多人的瞩目,至多因为皇帝明晃晃的坏心思而对他报以同情,然后他们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另外一件事给吸引住了——

  惠襄王竟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挥兵攻打皇城,一路势如破竹,都快打到皇城门口的那条江了。

  只要惠襄王的大军打下绿江关,接着渡河之后,皇城的防卫能力也就跟纸一样薄似的,无人再能抵挡他分毫。

  皇城在那时就跟拔了刺的刺猬没什么两样,只能被惠襄王的军队肆意蹂躏。

  哪怕是有聪明人觉出去锦丘郡镇压叛乱是长孙祯的算计也来不及在意了,当务之急是关注皇城那边的动静。

  皇帝元盛昭自然是又惊又怒,每日都在发泄怒火,甚至宫廷里拖出去的尸体都比往常多些。

  “好好好,好一个惠襄王。当初赐他‘襄’字乃是辅佐之意,是叫他安分守己的!好好给朕当个诸侯王治理天下不行么?”

  一字一句,从喉咙里挤出来的都是怨毒的狠厉。

  如今宫中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就连皇帝最宠爱的三皇子如今都伏低做小,不敢再招摇半分。

  更别提皇宫中的其他皇子公主们了,一个两个哪还有往日的风光和得意,甚至连被宫人克扣了都不敢闹出来。

  如今皇帝正在气头上,哪怕宫人被抓起来碎尸万段,他们也讨不到好。

  用那些个得意洋洋的宫人们的话来说,就是他们这些玉石岂能与又臭又硬的顽石相碰!

  他们现在无比羡艳天幕之上的元宁。

  对方现在活得惬意又自由,每日只需要烦扰玩什么、今日的课业学不学得完。无论他想要什么,只要说一声,他舅舅薛兰鹤就会把一切都给奉上。

  时不时还能去各处游玩,比皇帝还风光快活。

  甚至那些课业都还是他自己自讨苦吃,非得去学,薛兰鹤根本不要求他做什么。

  况且那个世界当官的也不能让旁人跪拜,还没了皇帝,面对面似乎还有令他们心惊肉跳的平等之意,哪还需要什么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啊。

  那位拥有一手好厨艺阿姨每日都会变着法子给他做好吃的,不会让他少了半分营养。这才短短月余,元宁就比此前圆润了好些,小脸上、手上都有了肉。

  白白嫩嫩的,尚未长开的眉眼却又能依稀看到当年冠绝京城的德妃的风华。

  再瞧瞧他们,每日担惊受怕不说,竟然还被宫人骑到头上,怎能叫他们不心生幽怨。

  御书房中,皇帝尚且不知晓自己那些个子嗣的埋怨和慌张,他现在都还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呢。

  面前惠襄王堂而皇之打过来的汹汹气焰,他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将自己的禁军拨出去抵御外敌。否则等人真的打进皇城,他就是想逃都逃不掉。

  除此之外,皇帝还广发诏令,命众多诸侯和郡守前来勤王。

  大大小小手中有兵力的诸侯不管实力如何,都打算来凑一凑这个热闹的。

  一来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只有在这场天下人皆知的勤王之争中,亮出拳头和势力,前来投奔他们的人才才会络绎不绝。二来则是为了让自己的路子更为正统——明明手中有兵力,却不顾皇帝的死活,究竟是何居心?

  倘若这次勤王成功,皇帝还没死,到时候他们那些不去勤王的人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被所有人落井下石。

  这完全是他们亲手递上去的把柄,一些老对手不借此往死里针对他们都不可能。

  而那些小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