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除了此事以外,他的治地渤海郡靠近齐鲁之地,这可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因为占据这个最大的便利,招揽人才也极为方便。

  先前天幕上的图书馆出来后,他按兵不动,只是暗中派人专门建造楼阁,四处搜罗藏书。

  待天下真的大乱了之后,藏书馆才得以面世,用作钓大鱼之用。

  没成想还真的钓上来好些人才,其中竟然还有当世声名显赫的大儒!只要放出他在的名声,还愁慕名而来的学子会少么,届时天下英才自然会尽数到他的网里来。

  如今确实有不少人拖家带口,前来瞧瞧在他们大盛朝问世的“渤海图书馆”。

  因着大盛没有那个世界那般便利的搜索之物,所以就只能靠着他们这边的法子来分门别类。

  正书按照经史子集四类来细分放置,杂书且为天文地理、小说和艺术来分放,最后再按照从古至今的年份细分,其余书籍也差不多是这般。

  再来便是专门管理这渤海图书馆的书吏将书籍一一记录在册,如此便不担心找不着书,或是找书艰难了。

  而且这渤海郡王十分大度,效仿了天幕之法,允他们免费借书观看,并不收钱。

  毕竟要等天幕之上的五皇子去读完所有经书到底不太现实,谁知道将来天幕又会不会消失,趁机将知识学到自己脑海中才是正理。

  大儒来长孙祯的治地自然也不是因为藏书阁出现,还有长孙祯大手一挥说要为天下人立书一事。

  之前元宁所学的拼音就给了大儒们极大的灵感——编纂好的韵律岂不是方便识字?

  他们也不是直接套用天幕上的拼音这一套,而是要根据大盛自己的韵律来重新编写,再与文字一一对应。若是能成功的话,识字恐怕能比之前效率高,往后定然能造福百姓。

  好些人来到长孙祯的治下后,都清楚他的所图甚大。

  这种不争的事实谁都清楚,难道就他长孙祯一人有野心,其他人就真的忠心报国,一心要匡扶皇室么?

  这话就是连三岁的小孩都不信,况且藏书阁一事还不是长孙祯领头。

  先是在惠襄王的治地出现,再之后便是其他人响应。

  现在那位皇帝,很快就要有名无实了。

  *

  现代。

  元宁尚且不知大盛朝的乱世,而薛兰鹤却是对此心知肚明。

  按元盛昭那个废物程度,还有那些诸侯王的蓬勃野心,大盛能国泰民安才有鬼。

  原本就有内忧,加之外患虎视眈眈,它或早或晚都会重新洗牌。甚至不用天幕和薛兰鹤在其中添把火,大盛也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薛兰鹤看着系统转播出来仇人元盛昭的丑陋狰狞之态,心情都要好上许多,看来离取对方人头的时日已经不久了。

  他想着这事,每日吃饭还能多添半碗,若不是现在还拍着戏,吃多了影响上镜,他可能会直接添一碗。

  关臣就是见他拥有好心情,才趁虚而入:“这个小长假你能和我们一起去乘坐邮轮出海吗?”

  他其实更想和薛兰鹤过二人世界,却也知道,如果不捎上对方的小外甥,这人根本就不会答应。

  薛兰鹤有些为难:“别忘了我还在拍戏,这样劝我不敬业,不太好吧,关总?”

  关臣正义凛然地说:“这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放假才是应该的啊,周扒皮也不是这么干的吧!而且你虽然是主演,但据我所知,你拍的这部戏偏群像,可以先拍其他人的。”

  薛兰鹤已经称得上是敬业了,没有自己戏份时也会安静地在剧组候戏,不像现在其他的新一辈演员,在没有自己戏份时直接走人。

  这个假要是想申请也不难。

  关臣再软磨硬泡一会,又在征得了元宁的同意之后,立马挟外甥以令舅舅,哄着薛兰鹤答应。

  等薛兰鹤松口,他立马去找导演请假,来个两天一夜的邮轮旅行就容易得多。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天幕升级:每日可向主播提……

  游轮的一声巨鸣响彻云霄, 震醒的不只是路边的行人,还有大盛朝千千万万低头正做着自己手中之事的人。

  他们全都不约而同地抬起脑袋,就被那艘游轮的壮观外形给震撼在原地。

  或许让他们费尽一生之久, 也难以建成如此水平的巨船。

  “就像是把无数栋房子建在了这一艘轮船上面。”不知是谁喃喃出声。

  其他人也十分赞同这个说法。

  [这游轮巨大无比,即便是碰上了海洋中的各种意外也不用担心吧。]

  便是他们先前看到的在海洋里的庞然大物也不能同它相提并论。

  游轮停在岸边的码头, 元宁他们在宽敞的马路边下车。

  元宁还提着自己的小行李箱, 里面只装了几套换洗的衣物和他常用的洗漱用品。

  虽然在这个订下的游轮套房里应该也有一次性的换洗用品,但是元宁还是更喜欢自己专用的。

  而且他的牙刷还是和关飞渡同款的,连挑选的牙膏也是如此, 因此就更受他的青睐了。

  他们抬头一望就是清透的蓝天,白云自游轮的身后涌来, 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