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43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苏厨> 第667章 卫朴

第667章 卫朴

  第667章 卫朴

  第六百六十七章卫朴

  不行老子不能光卖力气,我也得弄两处,啊不,三处!

  豪强们也是傻,三个地方如今都是价值洼地,你不知道太后的庄园到底在哪里,每个地方置办一座园子不就完事儿了?!

  苏油在后世因为买不起大房子,所以对房地产是支柱性产业这一条一直不怎么认可,但是如今轮到自己的屁股坐到了游戏规则制定者这边的时候,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拉动内需的确是轻松又愉快。

  关键是带起了风潮后,很多不是拆迁户的有钱人家,也打起了在几个地方置产的主意。

  地不值钱,但是新式园林值钱啊!

  治河的资金,到位了!

  后世给大城市病开出的药方里,有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兴建卫星城。

  苏油本来是计划以产业带动经济,以经济吸引人口外迁,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如今不得不承认,自己想多了。

  皇权封建制体系里边,皇权和依附在皇权上的豪强贵族们的意志,才是社会的决定性力量,比经济规律还要强大。

  好在现在自己如今也算是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员,理论上将跟这一帮子的矛盾都是内部矛盾。

  内部矛盾,就是可以通过沟通交流妥协解决的。

  如今看来,对自己实在是不算什么坏事。

  还是六月,开封府尹苏油,胄案河渠司勾管黄怀德,联合上交了《汴渠中下游流域联合治理方案》。

  当然这是现代说法,原名叫做《京渠考务》。

  赵顼认真阅读了这份报告,再名字后边加了两个字——永式。

  《蜀中杂记》:“余初游历京师,自陈留至汴口,见夹岸堤阔三丈,上种枣柳,堤外一丈五尺,概不得耕牧。”

  “野老有言:‘此小苏太保所定,有碑牌为记。神宗署为永式,盖万世不移之法也。’”

  “河心每五里埋石马一,年督疏浚,至马耳乃止,则水深八尺。”

  “此蜀中都江堰李冰遗法,使可通眉山舶。”

  “京郊堤岸尤固,盖以水泥成之,上成阔道,旁置花木,憩亭。”

  “春暮秋初,繁花沉缀,蜂蝶营飞,鸥鹭翻翔。京人每爱游赏其间,吟风诵月,温酒冷餐,于今已成盛俗。”

  “汴口有千丈夹水堤,以分扼河水,另建椎车两百,高逾十丈,溉田五万余顷。”

  “汴渠至今无患,盖法度之力也。”

  “汴杭二堤,非始肇于润,坡二公,然乡人铭感,皆从二公姓氏以命。”

  “故俗谚有云:‘小苏堤大,大苏堤小。’盖言二公之遗泽也。”

  ……

  三个卫星城的开发,还有大佬们保底买单,苏油的府尹业务,也如同王安石最近的新法业务一般,感觉一下子就活了。

  苏油再次上书赵顼,开封府胥吏,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跑得比马快,干得比牛多,薪水却比拉泥的骡子都不如,陛下,这积极性我有些调动不起来啊……

  于是赵顼便问王安石,开封胥吏多少年没涨薪水了?

  王安石讶异,胥吏理论上都是编外合同制员工,只能算官员圈子的外围,他们的薪水,一直都是他们的老板,啊就是地方各地官员在负责,是多是少中书从来没有过档案。

  赵顼说那就各地查查吧。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开封府给胥吏们的俸禄,还处于仁宗时期的水平。

  如今开封粮价都涨了一倍,难怪之前吕嘉问的市易司那么跳,原来捏着开封府胥吏们的工资袋子呢!

  不过现在这工资袋子被苏油撕开了无数的口子,苏油已经不再依赖市易司也捞了个够,所以说话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了。

  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官,指望这帮子人拿着微薄的俸禄为人民服务,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会上下其手!

  苏油决定给他们涨薪水。

  涨薪水的目的不是为了养廉,而是为了你贪的时候我能够让你在正义的铡刀面前,无可狡辩难得同情。

  赵顼下诏,各地上报胥吏薪俸以闻。

  忙活了半年,苏油总算是能享受正常的休沐日了。

  可贞堂地处小河湾,不过不在汴河边上,万幸躲过了拆迁。

  于是几家人便相约着在可贞堂修养几天。

  小妹已经显怀了,苏油调陈昭明入司天监,也有方便陈昭明照顾小妹的意思。

  不过陈昭明纯种书呆子一枚,能把钟摆当鸡蛋放锅里边那种,小妹比他好点不多,于是苏油干脆让两人跟自己一起住。

  一同来到可贞堂的,还有司天监的一干大佬,尤其是卫朴,苏油死活让沈括把老家伙拖出来,给他晒晒太阳。

  结果卫朴到了可贞堂也不闲着,找处平地坐下,从布囊里倒出一堆算筹,摆开了算筹阵。

  苏油拿着鱼竿经过,玩心大起,偷偷拿起一根,结果卫朴用手一扫就开骂:“哪个缺德的动了我的算筹?!”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