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43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大国军舰> 第1059章 攻11

第1059章 攻11

射起飞!”德拉诺不高兴了。

  “你飞了四五个小时,已经累了,等到明天再说。无人机又不会累。”

  “不,这不公平!”

  “项德,你和无人机比什么公平。”秦涛说道:“伱想要下去看看吗?”

  “当然。”德拉诺说着,大踏步地走向外面。

  甲板上,一群穿着白马甲,戴着白头盔的人出现,他们大步流星地走向了攻-11,武胜利很是兴奋,一边走一边感慨。

  “咱们国内的军工企业就是这么给力,今天咱们迎来了两款舰载机上舰,咱们的航母虽然起步晚,但是咱们起点高!”

  攻-11是云马厂的产品,所以,云马厂的人也来了一批,不过,他们都在航母上专门开辟的无人机操作间里,一直没有露面,直至现在,他们才终于出来。

  “没错,咱们的攻-11无人机绝对是世界上最强的隐身无人舰载攻击机,没有之一!”张万和一阵的兴奋。

  “看来,咱们的歼十五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危险的任务交给无人机去做,一架战机指挥三四架无人机,绰绰有余。”武胜利想起了秦涛在荒地村基地说的话,非常感慨。

  歼二十发展出来一款双座版,后面的座椅上的飞行员主要负责指挥无人机,危险的任务交给无人机去完成,既能对防守严密的敌人发起突然袭击,又不会让飞行员陷入危险,简直就是最完美的方案!

  “刚刚无人机的降落,是有人操控的吗?”就在此时,后面传来一个大嗓门的声音。

  张万和扭头过去,看到了秦涛和一个外国人走过来,他知道,这个问话不是秦涛发出的,难道是那个外国飞行员?

  就在他惊讶之中,那个外国人继续说道:“喂,耳朵聋了?没听到吗?”

  这外国人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东方话,骂起人来都这么顺溜?

  张万和突然反应过来:“你是项德?”

  “没错,就是我,赶紧回答我的问话啊。”

  “嗯,刚刚降落都是自主飞控程序进行的,我们虽然有无人机操作手,但是并没有干涉,只是监督而已。”

  “自主飞控?咱们的技术这么厉害了?”德拉诺不敢相信。

  “对啊,咱们的陆基型的无人机早就可以不用遥控就能自主返航,自主降落了,降落到航母上难度更大,我们还在舰岛上额外增加了一个联合精密进近着陆系统,当然了,以后只要刷新一下咱们现有的舰载机,也可以利用上,以后飞行员完全可以不用控制飞机,就能完成全自动着舰。”

  舰载机的降落太危险了,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机毁人亡,那么,有没有办法利用技术的手段来解决?

  美国人一直都在尝试,从48年开始着手,一直到70年,终于研发出来第一代全自动着舰系统。

  这种系统的核心是AN/SPN-10雷达,安装在CVA-59福莱特斯号航母和F-4舰载机上,经过测试之后的结果是:着舰纵向精度正负30.5米,横向精度正负9.1米,侧向精度正负3米。这种精度太低了,根本就无法保证安全,于是美国人很快又开发出来了第二代系统,数据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但是依旧不好用,只能继续研究第三代。

  经过不懈的努力,03年4月,美国X-31A试验机在帕塔克森特河海军航空站完成了第一次由计算机控制的短距起飞和着陆机动,实现全自动降落。

  但是,这种技术在东方已经被发展成熟了,用在了全新的无人机上,以后还会继续扩展到所有飞机!

  雷达测控的精度太低,无法达到引导的需求,想要提升精度,那就只能用全球定位系统!

  这种自动导航系统的关键就是差分式卫星定位系统,可以把精度控制到0.1米以内!航母的坐标也可以通过数据链发送给飞机,让飞机结合自己的定位系统对比,然后修正就可以了。

  后世,美国佬的JPALS就是这种设计方案,毕竟美国佬自身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是相当高的,不用差分式的也能达到0.1米以内,完全能满足使用,而东方一向都喜欢摸着美国人的过河,也利用这猴子那个方式开发自己的舰载自动引导着舰系统。

  东方可以用差分式的GPS信号,也可以用国产的北斗信号,随着北斗全球组网,这种系统的应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多。

  这种联合精密进近着陆系统不仅仅可以给无人机使用,以后当然也可以给普通的舰载机使用,国内的舰载机起降会更加简单。

  飞行员是天之骄子,战斗机飞行员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只有技术最厉害的战斗机飞行员才能上舰,但是,随着各种高科技的发展,舰载机的操作会越来越简单。

  德拉诺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也没有想到,总有一天人会被代替,虽然以前就听说过,但是现在亲眼见到,很是感慨。

  “各位领导,现在给大家演示一下这种无人机在甲板上的各种操作,它不需要牵引车,就能在甲板上移动。”张万和还在卖弄这种无人机的操作,只见他背起来了一个白色的背包,通过电缆连接到手臂上捆绑的一个装置里,这个装置向前伸出一部分,传递到手的位置。

  “这个装置是手持式遥控器,通过这个遥控器,就能实现无人机的各种移动,在甲板上弹射起飞的时候,也需要通过这个遥控器把它转移到弹射器的位置。”张万和继续介绍:“现在,我先将它转移到停机位,而且还是倒着过去。”

  只见张万和的手推动着操作杆,巨大的无人机的机轮缓缓地向前走,一直走到舰岛后方的停机位,然后转向,倒着过去,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外力作用,无人机自己就移动起来了。

  虽然国内有先进的甲板牵引车,但是牵引车毕竟很累赘,如果能自身移动位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