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你和我,还有陆杭,都是一把老骨头了。”

  太后娘娘正如日中天,他在太后娘娘跟前折了戟,就服了老,文盛安却未必。

  喝

  完杯中酒水,陈浩言准备登船。

  突然,几道骏马疾驰声由远及近,来人高呼:

  “陈御史,请留步。”

  崔弘益翻身下马,行至近前,将手里的匣子递给陈浩言:“陈大人,这是太后娘娘为您准备的临行礼物。”

  陈浩言早就收到了宫中的赏赐,他没想到太后娘娘还会另外为他准备一份临行礼物,微微一愣,才伸手接过。

  崔弘益脸上堆满了笑:“陈大人还记得奴才吗?”

  陈浩言被问得有些懵:“崔内侍说笑了。你是太后娘娘的内侍总管,这朝中有谁不认得你。”

  “陈大人误会了。”崔弘益连忙摆手,“奴才是甘城人,当年甘城发了洪灾,县令伙同县中大户侵吞赈灾粮,是陈大人巡查南边时路过甘城,惩治了那伙人,将救济粮发下去,奴才才得以活命。所以娘娘要派人来给陈大人送行,奴才就自请来了。”

  陈浩言当然记得此事。

  因为有过这段渊源,他出入宫廷时,崔弘益一向待他客气礼敬。

  只是崔弘益突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提起此事,就不得不让陈浩言有些多心了。

  他看向崔弘益,崔弘益却不再多言,只笑着拱手告辞。

  一直到陈浩言登上船,看着逐渐模糊在清晨雾气里的“洛城”牌匾,福如心至。

  ——太后娘娘让崔弘益来送他,还让崔弘益重提多年前的旧事,是不是在告诉他,让他重走一次年轻时走过的路,巡查地方,惩治贪官污吏?

  这些年里,他坐镇京师,拥有了年轻时无法企及的权势与地位,却好像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嫉恶如仇……

  “外头风大,你也不怕着了凉。”陈夫人带着外衣来寻丈夫,“别在这儿站着了,快回船舱里休息吧。

  陈浩言拍了拍陈夫人的手背,突然轻叹一声:“你说,我这些年跟着文尚书一起反对太后,是对还是错?”

  陈夫人微愣:“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陈浩言摇头,扶着肩上的外衣,遥望已经彻底远去的洛水岸边:“我原本还有些舍不得,现在却觉得,能早点脱身,离开京师这风云是非之地,也好。”

  陈浩言看向陈夫人:“就是要你跟我一起受苦了。”

  其实一开始,陈浩言是想让陈夫人留在京师的,但陈夫人说什么都要跟着他一起离京。

  丈夫是受了自家的牵连才被贬的,陈夫人哪里能安心一个人留在京师享福呢。

  “东西送到了?”

  兴泰殿里,霍翎正在处理政务,余光扫见崔弘益轻手轻脚走进来,随口问道。

  崔弘益应了一声是,又低声道:“给陈御史送行的人很多,文尚书也去了。”

  “不奇怪,他们关系一向不错。”

  霍翎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又继续低头批复折子。

  崔弘益看霍翎没什么要问的,静静侍立一旁,不再多言。

  在陈浩言离京后的次日,崔明也动身了。

  霍翎没有厚此薄彼,同样派崔弘益送了一份临行礼物,只是没有了叙交情的一番攀谈。

  新任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也很快就位,开始勤勤恳恳熟悉衙门事务。

  年前,霍翎带着季衔山祭祀天地祖先,又带着乐平长公主的孩子去了皇陵祭祀先帝,还给孩子取了名字。

  忙忙碌碌间,时间就从天狩六年来到了天狩七年。

  在天狩七年的第一场大朝会上,太后着令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和京兆府共同修订《刑统》,尤其是其中关于财产继承法令的部分!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事急从权,违令者杀……

  霍翎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重修《刑统》,时机把握得极好。

  一则,素来与太后持相反意见的文盛安,刚刚失去了两位强有力的盟友,即使有心做些什么,在太后的威势下,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二则,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需要做出一些政绩。

  重修《刑统》所能带来的好处,就和修前朝史书一样,任何参与其中的人都能获得名与利。

  三则,朝中许多有识之士也发现了,时移世易,大燕的民风民情早已与前朝大相径庭,《刑统》中的很多条文适用于前朝,却不再适用于今朝。

  尤其是在民事纠纷上,《刑统》中不适宜的地方就更多了。

  一味依照《刑统》来断案,就失了人情,令民众哗然,但不依照《刑统》来断案,长此以往,大燕的律法条文岂不是要沦为一纸空谈?

  种种因素混杂在一起,就使得整件事情得以顺利推进下去。

  除了四大衙门,霍翎还单独下令,让崔明和宋叙也加入到修订刑法一事里。

  清河崔氏传承数百年,根基深厚,该敲打的已经敲打过了,也是时候做出一些安抚,收拢人心。

  调用宋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