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脆香甜,隐隐带着一股奶香味,确实是孩子会喜欢的口味。
霍翎召见宋叙的第三日,宋叙就以太常丞的身份,带着两个从礼部挑选出来的、熟悉大穆情况的官员,悄无声息离开了京师。
他们不打算从燕北进入大穆,而是打算前往燕西,取道羌戎,再从羌戎绕到大穆北方。
得知宋叙的打算后,霍翎还派崔弘益去了趟文府,给宋叙送了个巴掌大小的匣子。
“娘娘说了,如果宋大人需要借助羌戎的力量,就将匣子里的东西交给羌戎首领李宜春,羌戎会尽力协助你成事的。”
宋叙也不多问,妥善收好匣子。
***
当早春第一缕新芽从积雪里冒出头来,大燕只能被动防守的局面终于有了改变。
冰雪消融,春风送暖,大穆的骑兵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样,在大燕的堡寨前来去自如。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燕军组织反击,步卒结阵,骑兵冲杀,靠着双方的配合,狠狠挫了几次穆军的锋芒。
朝廷终于开始收到前线的捷报。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就连霍翎,也有种拨云见日、阴霾散去的感觉。
更令她高兴的是,在宋叙离京整整四个月后,朝廷终于收到了他的来信。
这封信是从羌戎王帐送到行唐关,再由行唐关派人快马送入京师的。
信上,宋叙没有交代太多,只说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推进,不日将看到成效。
事情也完全按照宋叙在信上说的那样发展——
天狩元年六月,位于大穆北边,以游牧和渔猎为生的敌烈部再次掀起反叛;
位于敌烈部东边的乌古部拒绝再向大穆称臣纳贡,与敌烈部连兵抗穆。
这两个部落都属于大部落,同时进行反抗,声势十分浩大,就连一些平日里惨遭穆国压迫的小部落也都闻风而动。
七月,北阻卜部叛乱。
以穆国的国力,不是不可以进行两线作战。
但前提是值得。
穆国投入如此多兵力攻打三关,却始终没有取得太显著的战果,至少在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一举攻克三关的希望。
既然无利可图,就算永庆帝想继续打下去,其他人也不愿意陪着他继续打下去了。
最终,在天狩元年八月,永庆帝终于扛不住压力,下令前线将领退兵回援。
同月,经历了几个月战争磨砺的燕羽军也回到了燕西。
作为大燕唯二的骑兵,燕羽军在这几个月里表现颇为出色。尤其是去年绕道后方烧毁敌方粮草,更是神来一笔。
而燕羽军在前线的出色表现,也进一步加深了霍翎在朝中的威望。
随后不久,霍泽从燕西返回京师。
在燕北一切尘埃落定后,安鸿羽上书,自陈年迈衰朽,无法再担任燕北主将这个重要职责,希望太后能恩准他卸下重担,回京养病。
霍翎允准。
虽然不满安鸿羽在去年年底那场战役中的表现,但对于这位戍边几十年的老将,霍翎也并未亏待,该加恩就加恩。
霍翎也采纳了安鸿羽的举荐,将安鸿羽的副将提拔成了燕北主将。
安鸿羽回到京师后,第一时间进宫请见。
看着这位头发花白、满面风霜的老将军,霍翎温声道:“哀家不是命人给安将军传了话,让安将军休息妥当后再进宫吗?”
安鸿羽俯身要拜,霍翎推了推季衔山的肩膀,季衔山小步上前,举起胳膊扶住安鸿羽,脆声道:“安将军免礼。”
霍翎请安鸿羽坐下,先是问起安鸿羽这一路可顺利,又关心了下燕北如今的局势,最后,她沉默良久,才轻声道:“安将军能否与我说说,方统领在燕北的情况。”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这恰恰是少女时候的她最……
其实安鸿羽对方建白,也谈不上熟悉。
方建白在军中当得起“前途无量”四个字,而安鸿羽已经站在了所有武将的顶峰上。
方建白在他面前,顶多算是一个小辈。
不过方建白就在他麾下任职,而且身份特殊,时间长了,他对这个年轻人也算有些印象。
踏实肯干,谦逊有礼,从来不会仗着自己“皇后表兄”的身份得寸进尺。指派给他的任务,无论好坏,都能顺利完成。
安鸿羽叹了口气:“不瞒娘娘,方校尉身份特殊,我并不愿他因我而出事。如果有机会保下他,我也一定会尽力保下他。”
安鸿羽这话说得真心实意。
方建白的身份已经从“皇后表兄”变成了“摄政太后的表兄”,让这样一个人留下来拼死掩护他,安鸿羽只是身体有
旧疾,不是脑子有病。
但战场凶险,形势危急,当时的他受了重伤,而方建白所在的那支队伍已深陷敌军的包围圈里,根本撤无可撤……
霍翎静静听着。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