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改种番薯

  “那是贡品。”

  “啊?!红薯是贡品?!”小晴脸上满是疑惑,她可记得清清楚楚,老太太院子里的厨房就有不少,几大袋子就丢在地上,混着泥土灰扑扑脏兮兮的,根本就和“贡品”这个词搭不上边。

  “那红薯还真是贡品。”十一笑道。“前几年,南面云国使者来访的时候,带的其中一样稀奇玩意。”

  “你也知道,这些贡品,宫里一般都会给国公府分一点的。”

  “呃……”小晴其实是明白那个道理的。

  所谓稀罕玩意,其实就是别人没见过的、不一样的东西。

  这也很好理解啊,那就是以前的大夏没有红薯,她在国公府里接触到的红薯还是宫里赏的,给他们这些得宠的臣子家也尝尝鲜。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每当小晴自行脑补,一国使者提着几袋红薯,如同献宝一般献给别国君主,这画面怎么想都觉得违和。

  “你突然问起这个,难道破局之法就在这红薯上?”

  “算是吧。”小晴点了点头。

  “刚才据你所述,我们大夏主要作物是稻谷与小麦。但那些作物遇到大旱就会损失严重,田里收成连自己吃都不够,更别谈上缴官粮。”

  “既然明知道这些年气候不好,经常有长时间不下雨的旱季,那为什么不播种耐旱的作物?”

  “你是说,那个红薯就是耐旱的作物?”听到这里,十一哪里还能不明白小晴的意思。

  “当然!”小晴点头。

  “红薯根茎发达,能渗入土壤吸收水分,虽然干旱时间太长也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但也远比稻谷小麦耐旱。”

  “除却耐旱、易保存的优点,红薯还是一种高产量的作物!光以重量计算,亩产能达到稻谷的三倍以上!”

  “耐旱、易保存、产量高,为何不种这红薯?”

  小晴话语落下,十一却并未接话,而是视线下移,盯着炉子里的炭火久久不语,似是在沉思。

  小晴也不急,走到一侧的桌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嗯,茶水还是温的。

  “从开国以前,我们大夏人民便是种植稻谷与小麦作为主粮。历史太过悠久,无从追溯。”

  “这红薯是从未见过的新作物,对于大家来说,不仅仅是产量未知、能否作为主食未知,该如何播种、如何施肥、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是未知。”

  “辛勤播种数月,能否顺利收成数量足够满意、质量能否过关、能不能吃……相比大家心里都没底。”

  “而且根深蒂固的东西,极难改变。”

  “我们祖上一直都是种植稻谷小麦,突然要他们改种红薯这种没见过的东西……”

  十一话没讲完,小晴便已经能领会他的意思了。

  的确,对于没见过红薯的大夏国人来说,突然要改种这种作物,的确是要面对许多未知的风险。

  不怪十一还没正式登基继位,扬言整顿却犹犹豫豫,大夏现在缺粮、缺钱,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身处他的位置,能看到更多的东西,也要考虑更多的东西。

  “没必要立刻让所有人都接受该种红薯啊,而且舍稻米小麦全部改红薯也不对。”

  “我们可以慢慢推行。”小晴举个栗子说道。

  “我们大可以画一片区域,可以是几亩地、也可以是一个小镇,总之就是先画出一片地方,作为‘红薯培育实验基地’与‘红薯播种试验田’,由陛下亲自选人任命,先小范围播种一番,等待那试验田里的红薯成熟,负责播种的官员与工人农民也都累积了一定的经验。”

  “到时候种植出来的红薯就摆在眼前,产量品质一目了然,工作人员也有了工作经验,要让更多的人去改种这种更好的产物,那些人也更容易接受。”

  “而且我只是在书上大概看了一下,具体的数据我已经记不清了,毕竟那时候我尚且年幼,许多东西都记不清了,现在说的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很多东西都需要让人去实践一番累积经验。”

  看到十一再次陷入沉思,眼里已经有了意动神色,小晴便接着说下去。

  “而且试验田里出了派遣的官员,刨土播种需要不少人力,城外不是还有不少流民难民吗?那些流民难民有的是前些日子并未入城抢掠的良民,有的是后面才逃难过来,因为没钱上缴入城税,进不了城才被堵在城外,但那么多人,被堵在城外终究是个问题。”

  “对受难百姓熟视无睹,陛下皇位还没坐上去就有了让人攻击的理由。”

  无论哪个世界,都不缺喜欢打嘴炮的人,他们可不管朝廷财政这些问题,也不管新皇才刚上任,没时间也没办法管理。他们只会揪着皇上没有放粮、施粥救民这一点。

  有的是为了让自己出名,有的纯粹只是没脑子,想要过嘴瘾。

  至于说他们不怕皇上知道,降罪下来。

  一旦皇上真降罪,他们也可以大喊“皇上容不下几句良言”、“说真话也有罪”,反倒坐实了皇上的罪名,成全了他们“敢说真话”、“不畏强权”的名声,在读书人圈子里可有不少人特别崇拜这种人,也特别想要成为这种人,天天围在一起吟诗作对忧国忧民,张嘴这个不作为、闭嘴那个无能,却说不出什么具体的治国之策。

  “而难民多了,容易发生动乱,也会对周边过往商人、路人造成影响。”

&em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