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小说与名著篇10三界第一顶流,美猴……

  【试问,吴承恩是学识不够才考不上举人吗?】

  吴承恩很迷茫,是啊,他学识不够,和上榜的那些人比起来不适合当官吗?

  【嘉靖三十五年,年过半百的吴承恩以岁贡生的身份补录到浙江,担任长兴县丞,没过多久,吴承恩又上任为新野县知县。在任两年内,他实地走访新野每一处角落,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考察河流水利,根据新野县的情况,写出了《水利议》一文。

  在论文中,吴承恩不仅提到了建设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还提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府管理方法,官员要在合适的时候发出号召,百姓要在恰当的时候开始劳作,这样才能掌控形势,权力也能有所归属,可见他出色的政务水平。

  比起大部分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的无德官员,吴承恩已经算是有为了。

  那么,才华没问题,考不上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宴明婉自答道:【很可能是考试心态的影响,明朝科举考试本来就竞争激烈,牢房一样的考场环境又加剧了考生的心理压力,非常容易影响考生发挥。

  这里建议吴导把自己关到小黑屋里,考试前多进行几次模拟演练,考得多了,人就习惯了,说不定就能克服正式考试时候的心理压力了。】

  模拟考?

  明清两朝的考生们愣了一下,接着面露惊喜,他们怎么没想到还有这种方式!

  吴承恩三次科举失利,已然心灰意冷,动了放弃功名的念头。

  但娘子出身高门,不会高兴他的想法的。

  他大脑乱成了一团乱麻,在想要是娘子希望他继续考下去,他要不要试试这模拟考,再准备三年,看看是否能冲一把。

  吴承恩抿唇,看向坐在床边专心致志看天幕的叶玖,哑着嗓子道:“娘子,我”

  窗外,天音缓缓讲述:【吴承恩兴修水利一举造福了新野百姓,政绩斐然,可他不但没升官还因为没有背景得罪了豪强,受人诬告而不得不归隐回乡。

  他的妻子因丈夫仕途不顺而郁郁不得志,早他数年离世。

  夫妻二人有一名叫吴凤毛的独子,聪颖可爱,也在叶氏逝世后于吴承恩五十七岁那年早丧,叫吴承恩白发人送黑发人。

  儿子死后,吴承恩没再娶妻,吴家五代单传从此断在了他这一代。

  他晚年纵情于诗酒,在万历十年贫老以终。】

  “什么?”吴承恩身体晃了晃。

  最爱的人都相继离他而去,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叶玖恍惚地捂住自己的肚子,五十七岁丈夫今年三十三,她二十八,还没怀孕,孩子若是在两年后出生,算下来,只活了不到二十二年?

  另一时空,吴锐抱着幼子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爹,你怎么了?”四岁的小男孩扯住吴锐衣角,不理解父亲好端端的为何就哭了起来。

  “为父害了你,害了你啊。”吴锐抱紧吴承恩,悔恨不已,他怎么就利欲熏心,给儿子取了个那样的名字!

  他快天命之年才得来的唯一孩子,如珠如宝地宠着,难道是为了让他将来吃苦吗?

  朱厚熜捏着浮尘的手一僵,脸黑了,刚说完明朝的选官制度没问题,就被告知吴承恩是当官的好苗子。

  他很不高兴。

  “吴承恩是被蹉跎了几年,但这只是一个意外,我大明科举总体而言并无问题”

  【吴承恩的人生悲剧,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明朝科举制度的僵化。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严格限制答题格式,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考试的公平性,但也绞杀了考生的创新能力。

  应试者为了通过考试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在西方重视科学实践时,明朝读书人的视野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狭窄得近乎没有选择的通道——科举为官。这种单一化的模式导致整个社会逐渐失去活力,不可避免地在内耗中走向衰落。

  无数如吴承恩一般的学子沉浮在考场的大熔炉里,难以施展真正的才学。】

  啪!

  文官们好像听到一声异响,是打脸的声音。

  朱厚熜:“”

  徐阶等宰相面面相觑,有眼色的没出声拉陛下仇恨。

  张居正神色凝重,不同于朱厚熜暗恼,恩师等人和稀泥,见识到制度变质的张居正心中渐渐涌上一股决意,他有了一个目标,一个他下定决心,遭遇所有人阻拦也要完成的事。

  那就是推行新的官吏考核方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无能者下台,有能者上位。

  大明唯有剐去腐肉,才能迎来新生!

  【万历元年,吴承恩在痛苦失意的心境下写出了西游记,被世人公认无法超越的经典就这样在淤泥里盛开了。

  每部小说往往有着它想要传达的价值观,西游记便借助神魔世界反应了现实社会,揭露明朝末年黑暗腐败的社会现象,妖邪横生的人世间,昏聩的人间帝王

  通过对取经路上唐僧师徒一行人经过的各种人间国度展开描写,讽刺嘉靖朝廷的腐败无能,如车迟国皇帝崇信妖道,荒唐地拜妖人为国师;比丘国皇帝纵情酒色,欲以男童心肝做药引延年益寿,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带了点嘉靖皇帝的影子。】<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