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   跨越了几万里路程从印度学成归来,玄奘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回到长安城,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

  远远的就看见站在城门外,气质出众,宛如一棵苍松屹立的年轻和尚。

  “辩机!”

  “师父。”辩机上前,向玄奘深鞠一礼,“师父取经归来,弟子在此先恭喜师父了。”

  玄奘笑了下,扶起英俊的徒儿。“走,我们先进去,为师这次带回来了多部天竺经书,一路上还遇到了许多精彩之事,待我回头与你慢慢讲。”

  辩机闻言,看了一眼玄奘身后驮着七八个包袱的白马,从玄奘手中牵过缰绳,“我来。徒儿替您引路。”

  离开长安十八年,再次回到这里,玄奘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怀念

  “辩机,脚下的路怎么这么平稳?”

  而且还特别干净!想当初他走出长安城时满脚的垃圾排泄物。

  “是新修的官路,工部研究的水泥技术。”

  玄奘又惊道:“那边过去的女孩怎么回事,为何她们穿着国子监的衣服?”

  辩机说:“那是国子监新设的科学院女学生,与医学院两家现在同招十二岁以上的学童。”

  往前走,恰好经过市集,中间有一条特殊的摊位,摊主皆身穿干净的长袍给病人看脉问诊。身后清一色的男女青年,站在旁边低头用笔记录着什么。

  这回不用玄奘询问,辩机便说道:“这是由孙神医与太医院合作,推广的每月一次义诊日,全城大部分名医都会过来给百姓免费看病,师父您要不要也去瞧瞧。”

  玄奘有点心动,他西行一趟,身体落下了不少痛病,是该看看,不过“师伯们还等着,先回庙里吧。”

  没走几步路,又见一家书铺前人声鼎沸,一人手持牌子,高声吆喝:“看不了《三国演义》别急,三国志来救场!一册在手,天下大势尽在掌握!诸葛亮看了都说好,曹操听了直跺脚!各位客官莫失良机,速来购取!”

  玄奘疑惑:“《三国志》我了解,乃西晋陈寿所著,《三国演义》又是何物?”

  辩机声音温和:“《三国演义》由明朝罗大家所著,是天幕点评的古代四大名著,近来十分受欢迎。”

  玄奘更迷惑了,明朝是哪个朝代,怎么没听说过,天幕又是什么?

  就在这时,虚空荡开层层涟漪,天空中浮现一块流动着银色光晕的矩形幕布。

  玄奘震惊的看着出现变化的天象,有几秒说不出话来,回过神后,立即取出平日防身用的锡杖,挡在辩机面前。

  “何何方妖孽!”

  第98章 小说与名著篇9《大唐西域记》

  辩机连忙按住玄奘的手臂:“师父,稍安勿躁,别对天女无礼。”

  玄奘:“天女?”

  “不错,此法为徒儿方才与您讲的天幕,您不在的时候天女用它传道授业,做了许多事。”

  没等玄奘细细琢磨辩机话里的意思,耳畔传来了一道女音,声音听上去很年轻,仿佛初生的春意,覆在冬日枯萎的梨花枝上。

  【在继续讲第三位小说家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位人物,他来自唐朝,是唐朝第一位西天取经的和尚。】

  和尚和小说家?两个压根搭不上边的身份居然凑到了一起。观众们怪好奇的,一时想到天女娘娘不久前讲过的僧一行,难道这位来自唐朝的和尚和僧长老情况相似,另一个身份是小说家?

  长安城,大慈恩寺。

  主持严肃地盯着门下天资出众的弟子们,怀疑他们极有可能是天女口中的小说家。

  能被天幕点名很好,但是写话本在他看来还是过于不务正业了。

  那是市井里的玩意,和佛家不太搭边,再者佛道两家竞争激烈,为了压隔壁一头,庙里牟足了劲拉香客讲经,法事都做不完,人哪有空闲去写小说,不会有弟子悄悄偷懒了吧?

  弟子们顶着主持x光一般可怕的视线,心头乱跳,低声暗自交流。

  “是你?”

  “怎么可能!师弟你别乱讲,你才喜欢走街串巷听戏文,前几日还去金陵台听了一出关公戏”

  “师兄你跟踪我!?”

  “谁、谁跟踪你,我是担心你做些有碍师门名声的丑事。”

  二人互相瞪视间,天幕中出现了新的画面。

  大殿内,一位穿着唐朝帝王服制,模样可亲的中年男子坐在帝位上。

  看到男人的名字,天幕外的李世民一愣。

  台阶下方,老和尚笑呵呵询问一青年:“你小乘教法讲得好,可会讲大乘佛法否?”

  目眉清秀的年轻和尚一怔,说:“老师傅,恕弟子失礼多罪,如今东土僧众讲的都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老和尚:“你那小乘教法,只可浑俗与光,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渡难人脱苦,解百冤之结,消无妄之灾。”

  青年和尚惊喜,正欲询问,台上的唐太宗迫不及待道:“那和尚,不知大乘教法在于何处?”

  老和尚神秘一笑,回答:“大乘佛法三藏在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我佛如来之处,离此十万八千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