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朝堂议政

道。

  给事中虽然是七品小官,权利却非常大,可以监察六部,弹劾百官,甚至可以驳回皇帝的批复。

  属于皇帝的近臣。

  否则以他七品的官职,根本没资格上殿议事。

  “臣附议!”吏部左侍郎沈维炳走了出来。

  “臣也附议!”兵部尚书张缙彦站了出来。

  兵部尚书站队表明态度后,朝堂上的争论立刻进入到白热化的状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崇祯数了数,朝堂官员分为三派。

  在左都御史李邦华的带领下,近两成官员联名上奏希望皇帝守京师太子去应天府。万一北京守不住,大明朝还有半壁江山。

  以李明睿为首的人认为太子年幼,去应天府担不起大事,不如皇帝本人亲行,放弃北京。

  支持光时亨的人占了五成,在兵部尚书的鼓动下,他们都认为北京城守得住,皇上和太子都不能走,走了会造成心军心不稳,百姓慌乱,不利守城。

  三种观点都有道理,三伙人在皇极殿内争论不休。

  还有一些人不发表观点,可能是佛系,也可能在观察朝堂的局面,伺机而动。

  起初众人商议的还是朝堂之事,不多时,就变成了人身攻击。

  “万岁,李邦华在此关键时刻提出南迁,实乃妖言惑众,按律当斩!”光时亨说道。

  “光时亨鼠目寸光,妄为天子朝臣,德不配位应砍了他的头。”李邦华反击。

  “万岁,此时若是不走,等流贼围城想走也走成不成了!”李明睿再次劝道。

  “肃静!”见众人吵得差不多了,崇祯让王承恩出声制止。

  他看向内阁首辅魏藻德,问道:“内阁什么态度?”

  魏藻德左右看了看,慢悠悠出班拱手说道:“内阁还未商议妥当!”

  “呵,”崇祯冷笑,“你们几个立刻商议。”

  历史上,魏藻德早就做好了叛变的准备。

  他说:像我这样的有才能的人,李自成必然会奉我为座上宾,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所以,魏藻德并不想让崇祯得逞。

  按照他的规划,崇祯和三位皇子都留在北京。如果守住了京师,这天大的功劳里有他一份;如果京师失守,崇祯和三位皇子便是他投降大顺的投名状。

  同样也是一份天大的功劳!

  在大明是朝臣,去大顺也是朝臣,没必要在意谁是皇帝!

  魏藻德回头看向其他四人,低声询问意见。

  内阁原本有七人,前首辅陈演,阁臣蒋德璟辞官。李建泰驰援山西在保定被流贼抓捕,现在内阁算上魏藻德只有四人。

  其他三位内阁成员分别是方岳贡,范景文和邱瑜。

  这些人中范景文是内阁次辅,任工部尚书,职位和权利都比其他两人高。

  方岳贡和邱瑜知道谁都惹不起,同时说道:“我等皆听首辅次辅之言。”

  范景文见状,朗声说道:“臣以为李御史之计可行,我大明军队现在缺饷少粮,此去南京路途遥远,若在途中因为饷银一事发生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魏藻德微微摇头,“范大人此言差矣!京师守军本就不多,太子南迁需分出千余人护送,届时守城将难上加难。”

  “太子年幼,独自去应天府后一旦遭遇朝臣,宦官或者后宫干政,将给大明带来无妄之灾。”

  “京师乃大明根本,若万岁弃之而去,等于将半壁江山拱手让与流贼,乃陋计也。”

  “现在应当固守京师,等待勤王大军。流贼虽巨,却都是些乌合之众,待吴三桂关宁军一到,定会四散而逃。”内阁首辅魏藻德一字一句的说道。

  三句话,第一句反对了李邦华的观点,第二句反对了李明睿的观点,第三句话表明他支持光时亨。

  有理有据,无法质疑。

  喜欢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